-
-
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通过测试亮相治沙战场
6月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试验基地,由中国林科院哈尔滨林机所牵头,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与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共同研发的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成功完成测试。该机器人随后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机械化治沙装备现场作业中亮相。 长期以来,“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区的防沙治沙工作面临着地域广阔、环境恶劣
时间 : 2025-06-19 浏览 : 89
-
-
一只小雪豹的新生之路
3月4日,惊蛰前一日,一只受重伤的小雪豹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被生态管护员发现。当时,这只仅6个月大、体重不足10千克的小雪豹奄奄一息、性命垂危。经过紧急救援,它被送到了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植物园、西宁野生动物园)接受治疗,并被取名为“凌小蛰”。 本报对“凌小蛰”的救治故事进行报道后,这只小雪豹
时间 : 2025-06-19 浏览 : 30
-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秦岭石蝴蝶的新生
秦岭石蝴蝶,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是秦岭地区独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国家林草局公布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 秦岭石蝴蝶的模式标本最初由傅坤俊于1952年9月在陕西省勉县(原名沔县)茶店子附近采集,被珍藏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1981年,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王
时间 : 2025-06-19 浏览 : 87
-
-
竹子中心承办朝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班
6月6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承办的朝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班在浙江杭州开班。朝鲜国家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土环境保护省和健康与食品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20名专家参加。 此次培训班为期20天,围绕全球环境治理及多边环境公约与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
时间 : 2025-06-19 浏览 : 114
-
-
郑州市动物园召开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深刻汲取安全生产事故教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6月16日上午,郑州市动物园在二楼会议室召开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会议以典型事故为镜鉴,全面部署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推动全员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会上刘继华主任领学了《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
时间 : 2025-06-18 浏览 : 166
-
-
河南省工人文化宫举办芒种时节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为切实提升职工健康素养,引导职工顺应时节做好养生保健,6月18日上午,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精心组织职工开展“芒种健脾胃 祛湿保健康”主题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职工送上一份应时的健康“大礼包”。 此次讲座采用线上授课方式,以中国健康教育网芒种节气养生内容为依托,深度聚焦传统养生智慧。活动中,专家首先向职工阐
时间 : 2025-06-18 浏览 : 87
-
-
法槌落处我枝头一震——皖南一棵1200岁古树的自述
新华社合肥6月17日电 题:法槌落处我枝头一震——皖南一棵1200岁古树的自述 新华社记者潘峰 我是一棵上了年纪的南方红豆杉,自小住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溪口镇天竺村。苏东坡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时,我就有200多圈年轮啦! 1200多年来,我见过数不清的人,但他们大多匆匆而过。我也记不住他们姓甚名谁
时间 : 2025-06-18 浏览 : 101
-
-
茫茫荒漠披上花衣
在新疆阿克苏的柯柯牙纪念馆,5张遥感卫星图记录了这里从灰白荒漠到绿树森森的变化。昔日的阿克苏,飞沙走石,行车大半天见不到一处水源、一只飞鸟。今天的阿克苏,翠绿的杨树、泛红的苹果、金色的胡杨给戈壁铺上五彩地毯;艾西曼湖群如沙漠中成串的绿宝石,在白炽的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多浪河流域飞鸟翔集,一片江南景致
时间 : 2025-06-18 浏览 : 100
-
-
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完“绿围脖”,新疆又在做什么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7日电 题: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完“绿围脖”,新疆又在做什么 新华社记者关俏俏 2024年11月28日,全长3046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锁边合龙,标志着全球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正式形成。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完“绿围脖”,新疆又在做什么?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
时间 : 2025-06-18 浏览 : 99
-
-
中国科学治沙,从这座东北小城出发
新华社沈阳6月17日电(记者武江民、于也童)科尔沁沙地南缘,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当风掠过万亩樟子松林,松针摩擦的簌簌声里,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年365天,刮风的日子就超过200天。20世纪50年代的彰武,是远近闻名的“沙窝子”。为了治沙,1952年辽西省林业试验站在彰武县章古台镇成立,这是
时间 : 2025-06-18 浏览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