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视频|大漠星光
no video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 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征战史。 那场沙尘暴成了马俊河挥之不去的记忆。 从那时开始,他每天都渴望穿透黄沙,寻找绿洲,寻找到那片属于他的蓝天白云。 70多年的人沙较量,民勤人用勤奋筑起绿色屏障,也用
时间 : 2023-06-18 浏览 : 59
-
-
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no video 新华社西安6月17日电(记者骆晓飞、付瑞霞)记者17日在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纪念活动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033万公顷,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我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时间 : 2023-06-18 浏览 : 94
-
-
彩绘万里绿色长城
治沙英雄王有德(油画) 曹自杰 边 静 马良钰 美丽中国——塞罕坝(油画) 孔 亮 坚守·八步沙(中国画) 刘少宁 万里绿色长城图(中国画·局部) 安玉民、王永鑫、石峰等集体创作 日前,在内蒙古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
时间 : 2023-06-18 浏览 : 73
-
-
新闻联播 | 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no video
时间 : 2023-06-18 浏览 : 115
-
-
“陕西方案”展示防沙治沙“中国智慧”
榆林市阳光广场总面积12.37公顷,绿化面积约6.32公顷,其中乔木占比73%,硬化面积6.05公顷,总投资约1.5亿元。 陕西省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是“三北”工程的重点省份,毛乌素沙地约28.4%分布在陕西西北部。 新中国成立伊始,陕西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3%,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榆
时间 : 2023-06-20 浏览 : 92
-
-
从卫星视角看荒漠化防治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
时间 : 2023-06-20 浏览 : 48
-
-
沙漠与沙地有什么区别?
沙漠即沙质荒漠,分布于干旱、极干旱的荒漠、半荒漠地区,植被稀疏、流动沙丘广泛分布。沙地分布于半干旱草原与半湿润草原地带,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 我国有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时间 : 2023-06-20 浏览 : 122
-
-
以滚石上山之劲防沙治沙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如今这里绿树蔽日,浓荫匝地,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并开始发展生态旅游,利用林业红利服务于乡村振兴。图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景区风光。陈 斌摄(人民视觉) 荒漠化是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
时间 : 2023-06-20 浏览 : 38
-
-
共筑北疆绿色长城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引黄灌区与沙漠“抗争”的前沿。自1953年建立防沙林场至今,一代代治沙人植树播绿,构筑起一道“绿色长廊”。新华社记者 王 鹏摄 今年6月17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多年来,中国在防治荒漠化上付出了许多努力,筑起了一道
时间 : 2023-06-20 浏览 : 27
-
-
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中寻找治沙灵感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0日电 特稿: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中寻找治沙灵感 新华社记者葛晨 张晓龙 郭雨祺 塔克拉玛干沙漠,曾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明交流;如今,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中,这里的治沙经验又吸引了来自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治沙人到此交流学习,寻找治沙灵感。 树根里的秘密 汗珠从奥斯曼
时间 : 2023-06-20 浏览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