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园林资讯
植绿扩边479万亩 新疆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厚“绿围脖”

今年以来,新疆持续巩固拓展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成果,在去年锁边“合龙”的基础上植绿扩边479万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围脖”越发厚实。 记者从6月24日举行的新疆“三北”工程攻坚战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新疆通过科学确定适沙作物、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增加锁边绿色防护带宽度110米至

时间 : 2025-06-25 浏览 : 51

“绿水青山新画卷”主题展亮相中国地质博物馆

6月24日,“绿水青山新画卷——用影像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展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户外展区与公众见面。 一幕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的壮美画面展示了我国生态修复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个个灵动鲜活的动植物旗舰物种呈现了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的喜人成果,一组组新旧生态数据和图片对比彰显了国家保护修复生态环

时间 : 2025-06-25 浏览 : 33

见证,土地与变迁——写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之际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更替接纳土地的馈赠; 山海、林草、河湖、沙冰,自然万物尽享土地的滋养;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时空转换感知土地的变迁。 每逢“土地日”,我们总会以不同方式感念脚下这片热土。走过35个年头,我们一起见证国土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脉动。 一部法律,维系人地和谐 今天,我

时间 : 2025-06-25 浏览 : 74

守护候鸟 绘就和谐共生画卷

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内的紫水鸡。 曾向武摄 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东方白鹳在离巢穴不远的湿地里觅食。 杨 斌摄 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里的普通翠鸟。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图④: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火烈鸟在水边嬉戏。 李东明摄 图⑤: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夕阳下的鸟浪

时间 : 2025-06-25 浏览 : 113

中欧综合森林管理领域科技合作迈入深化实施新阶段

6月17日,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提升的综合森林管理研究”中欧项目组联合召开线上执行进展交流会。本次会议标志着中欧双方在综合森林管理领域的科技合作迈入深化实施新阶段。 参会专家学者来自欧洲森林研究所、荷兰瓦格宁根大学、

时间 : 2025-06-25 浏览 : 31

中国彩绘熊猫艺术国际巡展反响热烈

连日来,中国彩绘熊猫艺术展先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日本东京、和歌山开展,近万人前往观展。艺术展由国家艺术基金、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大阪旅游办事处、四川省文化馆及GOGOPANDA品牌共同举办,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承担学术指导。 艺术展包含大熊猫特色彩绘、熊猫艺术文化公共展、

时间 : 2025-06-25 浏览 : 66

华北之冠!清西陵万株古松,三百年守护秘境

晨曦微露,清西陵的红墙黄瓦在1.3万株古松的簇拥中苏醒。平均树龄220年,这片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静观王朝兴替,用苍劲枝干守护着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它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成为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的典范。 清西陵作为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家陵墓群之一,其古松林宛

时间 : 2025-06-25 浏览 : 52

爱鸟护鸟,这些保护区在坚守

夏季的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隆宝湿地的黑颈鹤和幼鹤。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俯瞰。 程 政摄 蓝冠噪鹛在枝头上栖息。 宋春奎摄 成群的遗鸥。 王小东摄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让黑颈鹤在高原自由翱翔 记者 乔 栋 贾丰丰

时间 : 2025-06-24 浏览 : 38

林学大师郑万钧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郑万钧先生一生心系国家,怀揣对林业事业的执着追求,融己身于国家命运之中,选择了科教兴林的报国之路。他和胡先骕先生联合发表命名水杉新种,并推动中国林业科学走向世界

时间 : 2025-06-24 浏览 : 107

山东以科学治沙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样板

近日,山东省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在黄河故道沙区聊城市东阿县位山黄河公园启动。本次活动以“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为主题,旨在凝聚全社会防沙治沙合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聊城市东阿县位山灌区作为黄河下游最大的人工沉沙区,因引黄灌溉带来的泥沙淤积问题曾长期困扰当地发展。该区

时间 : 2025-06-24 浏览 : 1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