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光里丨治沙老汉20多年坚守 让“沙窝子”变林海
no video 6月的辽西沙原,一米多高的桑树伸展出绿叶,零星几朵小花吐蕊;初夏的风把油松吹得浑身透绿,松花苞蕾发出一丝香气。 这里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所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74岁的侯贵站在自家林子里。高处有树荫,脚下是绿草,沙地的沙被牢牢盖住。 上午9点,侯贵已经完成了每天3个多小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60
-
-
林剑:中外荒漠化治理合作让绿色绵延在越来越多国家的地平线上
Q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6月1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今天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是“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我们注意到,中国近年来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果。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能否进一步介绍中国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发挥的作用? A 林剑: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27
-
-
三个颜色,看治沙尖子生的解题新思路
今天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们从“53%”这个数字说起。点击视频↓↓↓ no video 数据显示,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数字可能有点抽象,画面就生动多了。这是前段时间,航天员从中国空间站拍摄的“三北”工程,一些像拼图一样规则的绿色板块,在向土黄色地带挺进。这就是我国防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61
-
-
村里来了个黑叶猴,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no video 近日,在重庆南川区南平镇石庆村,有居民意外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南川区林业局资源管理科科长介绍,猴群领地意识很强,这只孤猴可能是争夺猴王“宝座”落败而离“家”出走。当地已发出提醒,不要对黑叶猴过多干扰和私自喂食。 记者:沙青 报道员:唐湛 彭俊豪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115
-
-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阴生桫椤孢子克隆成功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郁琼源)记者从中国三峡集团了解到,近日,在三峡集团所属金沙江向溪珍稀植物园,科研人员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繁育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阴生桫椤孢子体幼苗,孢子克隆取得成功。 图为阴生桫椤孢子体幼苗。(三峡集团生态工程中心供图) 阴生桫椤是一种乔木状的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100
-
-
大熊猫妈妈的背部挂件
no video 熊猫宝宝与妈妈的“贴贴”日常。大熊猫妈妈:甩不下来,根本甩不下来……网友:过肩摔警告! 后期:蔡霈霜 新华社四川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 鸣谢: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94
-
-
优雅!“偶遇”野生大熊猫悠闲觅食散步
no video 近日,甘肃省国家公园监测中心技术人员通过实时传输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终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白马河保护站,监测到一只野生大熊猫在林中悠闲觅食散步的珍贵画面。 据了解,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在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区域,布设了600台700MHZ实时传输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终端,可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30
-
-
来了!福宝专属表情包第二弹
大熊猫“福宝”的粉丝朋友们快集合!你们“催更”的“福宝”表情包@新华社 安排上了!(摄影:沈伯韩 海报制作:胥晓璇)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64
-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荒漠化和干旱
新华社联合国6月17日电(记者王建刚)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发表视频致辞,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荒漠化和干旱。 古特雷斯说:“我们正在破坏养育我们的地球。每秒钟,约有四个足球场大的健康土地在退化。”数十亿人的安全、繁荣和健康依赖于支撑生命、生计和生态系统的肥沃土地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75
-
-
中国防沙治沙展现更多科技力量
新华社兰州6月18日电(记者张文静、程楠)在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唐进年正和团队成员一起,利用自主研制的网膜沙障铺设机固沙压沙。一大片沙丘在人力和机器的双重作用下,迅速“编织”出一张张可靠的“沙网”。 唐进年(右一)给来访科技人员讲解机械化铺设半隐蔽网膜沙障固沙的原理和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