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牢记嘱托 构筑“三北”绿色长城
no video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年来,“三北”工程攻坚战围绕荒漠化治理的重点、难点加速推进,更加浓郁的绿色在祖国北疆不断铺展。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成就瞩目。 统筹“治沙害”和“用沙利”,一
时间 : 2024-06-10 浏览 : 27
-
-
万亩光伏让“沙窝”变“金窝”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总面积1500多万亩,人们曾将这里形容为“滚滚黄沙,寸草不生”。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端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成为“三北”工程“三大攻坚战”之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 乌兰布和,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公牛”,这头“公牛”一度在当地“横冲直撞”,吞
时间 : 2024-06-09 浏览 : 44
-
-
《秘境之眼——鹿鸣江源》6月9日央视一套播出
三江源的深秋十月,白唇鹿迎来了它们的恋爱季节。雄鹿们为了赢得雌鹿的青睐,在沙洲上扬起尘土,挥动前蹄,发出低鸣,它们为了爱情,为了生存与荣耀,守护心仪的雌鹿。 6月9日21:43锁定CCTV-1综合频道,一起看白唇鹿的爱情故事。 6月9日10:00央视频人与自然-动物世界账号首播。
时间 : 2024-06-09 浏览 : 61
-
-
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防沙治沙“一盘棋” 因地制宜植新绿
夏日炎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治沙现场施工正酣,上百名治沙工人两人一组,配合默契,抓紧时间铺设草方格。过去一个月,这里已高质量完成了4000亩流动沙地的治理任务。 “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一年来,作为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安排重点工程项
时间 : 2024-06-09 浏览 : 98
-
-
“三北”行记|科尔沁沙地:从“一树独绿”到“万树成荫”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9日电(记者连振、任彦逸)“你看,开黄花的是柠条,宝塔形状的是樟子松,远处那棵大树是五角枫。”走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的一处科尔沁沙地治理区,林业工作站站长朝克吐聊起各种草木来如数家珍。 过去,由于当地农牧民过度放牧,导致生态体系失衡,这里的土地沙化率一度高达80%
时间 : 2024-06-09 浏览 : 108
-
-
长江上游41城建立协商议政会机制共护一江清水
签署仪式现场。(宜宾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川渝滇黔鄂5省(市)41个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6月7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共同签署“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共护一江清水,助推绿色发展’协商议政会工作机制”,以增强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助推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 这一工作机制
时间 : 2024-06-08 浏览 : 118
-
-
我国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一蛇类新种
新华社昆明6月7日电(记者孙敏)记者6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来自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现一蛇类新种,并将其命名为“盈江烙铁头蛇”。这一研究成果已于近期正式刊发在国际期刊《动物学检索》(Zoo
时间 : 2024-06-08 浏览 : 133
-
-
多国科学家在西藏纳木错开展联合科考
no video 新华社拉萨6月7日电(记者田金文)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变化研究团队与德国、瑞士、英国、美国等多国科学家和钻探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在西藏纳木错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科研人员在纳木错开展湖泊岩芯钻探,为开展青藏高原过去一百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时间 : 2024-06-08 浏览 : 53
-
-
世界海洋日 |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no video 2024年6月8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七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洋,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海洋日,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守护蓝色宝藏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 : 2024-06-08 浏览 : 111
-
-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
今天是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保护世界遗产,建设美丽中国”。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7项,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均居世界首位,总面积达7.06万平方公里。 赤水大瀑布(洪开第 摄) 我国世界遗产地保护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和典
时间 : 2024-06-08 浏览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