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最大湖泊保护迎来“黄金时代”
2023年5月18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拍摄的青海湖一角。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新华社西宁6月5日电(记者史卫燕、李琳海)清晨,一道泛着红晕的光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徐徐跳出,此时的青海湖畔,游客们正沿着湖岸线寻找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湖面波浪起伏,赤麻鸭、棕头鸥等鸟类在半空中翱翔、鸣叫……
时间 : 2024-06-06 浏览 : 80
-
-
用赤子之心守护雪山家园
no video 万山之祖、千湖之地、动物王国……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眼下,长江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夏天。荒原吐绿唤醒冷峻雪山,飞鸟振翅惊醒游鱼一片。 在这片大美之地,执行着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沱沱河的水离不开雪山冰川,牧民和动物离不开沱沱河的水。”朴
时间 : 2024-06-06 浏览 : 82
-
-
黄河故道:千年古桑 椹果飘香
新华社济南6月5日电 题:黄河故道:千年古桑 椹果飘香 新华社记者邵琨 初夏时节,山东省德州市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林内,桑叶青翠、凉风习习。古桑树上挂满了一簇簇白色、紫色的桑椹。随手摘下一个放入口中,甘甜清香。清风吹过,不时有熟透的桑椹落地。 德州市夏津县地处鲁西北边缘的冲积平原。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流
时间 : 2024-06-06 浏览 : 109
-
-
筑牢北疆绿色长城——写在“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一年之际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热火朝天,随着锁边固沙工程推进,一条条阻沙防护带锁住沙海。 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鏖战正酣,辽宁省彰武县平安镇平安村专业造林队忙个不停,上演一幕幕人进沙退的故事。 “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45年多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无数建设者不懈奋斗,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
时间 : 2024-06-06 浏览 : 121
-
-
三大标志性战役开局顺利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范围涉及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5省份,是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区。治理重点是黄河左右岸线流沙,沿线的沙头、沙口、沙源、十大孔兑粗沙区、河套灌区平原盐渍化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少黄河输沙量,确保黄河安澜。 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范围涉及河北、内蒙古、辽宁、吉
时间 : 2024-06-06 浏览 : 120
-
-
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构筑“三北”万里绿色长城
“开工!”近期,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固沙工程启动,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阻沙防护带将逐渐闭合,辽阔无垠的沙海即将被有效锁住。 “补齐最后285公里‘缺口’,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阻沙防护带就能实现闭合,最终形成绿色生态屏障,有效抵御风沙侵袭。”中铁建发展集团新疆指挥部副总经理吴延龙介绍,依托
时间 : 2024-06-06 浏览 : 109
-
-
三北地区种的是什么树?
我国三北地区面积大、地域广,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山地、沙漠、戈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兼而有之,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明显。通过植树造林种草增加人工植被,以及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等,可以阻止流沙扩展、改善沙区环境。 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先要解决“种什么”的问题。三北地区各区域降水、温度
时间 : 2024-06-06 浏览 : 74
-
-
早日恢复稀树草原美丽景观——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一周年综述
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是距离京津冀地区最近的天然风沙源。治理这两大沙地,对构建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建成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作为“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2023年8月全面打响。 两大沙地歼灭战范围涉及河北、内蒙古
时间 : 2024-06-06 浏览 : 86
-
-
专家论证“三北”工程攻坚战科技高地建设工作方案
“三北”工程攻坚战科技高地建设调度会暨工作方案论证会近日在中国林科院举行。 中国林科院15支科技高地建设特派队分别汇报了高地建设目标定位和工作方案,国家林草局有关司局和中国林科院领导专家对汇报内容进行论证评价,围绕进一步把准高地建设目标与定位、找准关键科技问题、提升建设任务针对性、打造科技“制高点”
时间 : 2024-06-07 浏览 : 96
-
-
为沙漠穿上“格子衫”!他们将研究成果写到大地上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也就是西北、华北和东北。这里是我国自然条件最恶劣、生态最脆弱的地区,治理的工作量巨大。2023年6月6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正式发出。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嶂,从一片沙到一棵树、一片林,人
时间 : 2024-06-07 浏览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