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武进建设环太湖种质资源库
沿着太湖岸线向南,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林业科技发展中心内,311亩的环太湖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如一块“绿色芯片”,储存着“生态基因”。
作为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武进区环太湖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成立以来,资源核心区以马尾松、白栎、短柄枹栎混交林为主,共有木本植物10科、18属、30多种,成为环太湖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标本”。
“乡土树种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常州市林业工作站武进分站副站长张晨龙蹲在一株榉树旁解释。他回忆起小时候,村里的老榉树是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夏日里村民在树下纳凉,冬日里拾捡落叶当柴烧。“现在很多村庄的老树种被外来品种替代,资源库就是要把这些‘记忆’保存下来,让后代还能认出‘家乡的树’。”
资源库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化传承。在今年新开辟的新品种试验场,纳塔栎、乌桕、榉树等潜在品种正接受“成长考核”:自然变异或人工诱导的新性状需连续2年~3年观察稳定性,最快3年才能通过新品种认定。
“你看这株纳塔栎,通过自然变异后,叶片边缘带有次色分布,但我们还要观察它明年是否仍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张晨龙观察着新苗的性状,用相机记录叶片展现出来的特异性,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生长数据。“每一棵新苗都可能成为未来生态链的关键一环。”
当前,环太湖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正从“保存基因”到“挖掘生态价值”进阶,常州市将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森林防火防护、种苗繁育等工程,为种质资源库的开发、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平台。(张可馨)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安徽天长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机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