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如去看一棵树》——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
no video 在浙江普陀山上,生长着一棵被称为“地球独子”的珍稀树种——普陀鹅耳枥,全球仅剩一棵野生植株。 由于雌雄花期仅有9天左右的重叠期,这棵古树的自然繁殖面临巨大挑战。自上世纪70年代起,科研人员通过持续的人工培育,已成功繁殖数万株幼苗。 普陀鹅耳枥的独特存在,不仅承载着珍贵的基因密码,更
时间 : 2025-07-29 浏览 : 74
-
-
我国南方林间草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
7月14日,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我国南方林间草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项目瞄准国家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重大需求,聚焦我国南方林间草地资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生态多功能评估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开展持续研究,旨在破解南方林间草地资源底数不清、功能评估不明、可持续利用模式缺乏
时间 : 2025-07-29 浏览 : 88
-
-
规划院15项勘察设计成果获评优秀
近日,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公布“2022—2024年度全国林草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水平评价”结果,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共有15项成果获评优秀,其中一等项目 5项、二等项目7项、三等项目3项, 展现了规划院在林草工程勘察设计领域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 全国林草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水平评价旨在遴选技术先进、
时间 : 2025-07-29 浏览 : 66
-
-
“以竹代塑”碳减排与碳汇方法学构建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
7月14日,中国工程院科技战略咨询项目“‘以竹代塑’碳减排与碳汇方法学构建及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会召开。 会议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对该项目的总体情况介绍。两位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以竹代塑’碳减排效益评价及碳汇方法学框架体系构建”和“‘以竹代塑’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课题
时间 : 2025-07-28 浏览 : 81
-
-
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开展“追雷行动”守护绿色林海
近期,随着大兴安岭地区进入雷电多发期,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新林林业局采取瞭望塔远山监测、“追雷小分队”近处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追雷行动”,全方位加强森林雷击火防控工作。 新林林业局实时查看卫星遥感信息,利用森林防火感知系统,对落雷情况进行实时定位,将落雷分布图第一时间下发各分指。在接到落雷信息后,
时间 : 2025-07-29 浏览 : 69
-
-
国家林草局在COP15期间举办中国生态保护成就展
no video 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期间,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中国馆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粉墙黛瓦、船橹团扇、熊猫人偶……占地200平方米的中国馆,成为本次大会最热门的“打卡地”。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中国馆举办的中国生态保护成就展,全面展示
时间 : 2025-07-28 浏览 : 60
-
-
《不如去看一棵树》——生命的策略:海南龙血树 东北红豆杉
no video 古树的生存智慧,远超出人类的想象。 在三亚海边嶙峋的花岗岩缝隙中,海南龙血树以“柔”应对大自然的挑战——其独特的“空心”软木结构,让它能在狂暴的台风中屹立不倒。 而在长白山零下30度的严寒中,东北红豆杉则选择了“静”的生存之道:冬季休眠降低代谢,种子历经两冬一夏的漫长等待才肯萌发。
时间 : 2025-07-28 浏览 : 32
-
-
青海省政协双月协商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
7月23日,青海省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青海生态功能最大化”协商议政。 会议提出,要切实加强高原草原系统治理,全面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加强青海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维护青藏高原水生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实现生态
时间 : 2025-07-28 浏览 : 82
-
-
滩涂上,保护与科普共绘“候鸟天堂”——走进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 题:滩涂上,保护与科普共绘“候鸟天堂”——走进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新华社记者陈浩明、董雪 在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崇明岛最东端,一片广袤的湿地映入眼帘:茂密的芦苇随风起伏,四座木屋状的科普展馆分布其间。虽非候鸟迁徙旺季,仍可见多种鸟类栖息觅食,鸟鸣声此起彼伏。这里便是上海崇明
时间 : 2025-07-28 浏览 : 62
-
-
广西发布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成果
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发布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成果。 此次普查历时4年,实现了对全区111个县(市、区)全覆盖,包括山区、丘陵、湿地等多种地形地貌,抽样面积达全区土地面积的10%。普查共登记优良单株及特异种质资源1.85万余份,首次全面掌握了全区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与数量情况。普查中
时间 : 2025-07-28 浏览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