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园林景观
我国持续大力发展森林食品、林下经济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 10月18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林草部门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持续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大力发展森林食品、林下经济,不断提升森林食物供给能力。 “发展森林食物,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构建多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52

我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2亿吨

记者10月18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我国森林食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2亿吨。 一是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7亿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为我国粮食安全打足了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112

如何支持林下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内容为主的林下经济,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森林食品,是山区林区重要的绿色富民产业。 林下经济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在10月1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央广网记者就林下经济发展情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66

核桃、枣、林下参、林菌……丰富多元的林产品如何成为富民优势产业?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我国具有食物生产功能的树种有几百种,森林就是一个巨大的‘粮库’。发展森林食物,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10月18日在该局召开的新闻发布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43

国家林草局:支持油茶“扩面”“提产” 丰富多元食物供给

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拥有2000余年的栽植历史,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15个省(区、市)、约800个县。发展油茶产业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 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43

我国森林食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

10月1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林草局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介绍,我国森林食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7亿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为我国粮食安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100

我国森林食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粮食安全打足底气

发展森林食物,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0月17日召开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7亿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国家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55

板栗 菌菇 红枣 人参……树立大食物观 森林食物如何丰富百姓餐桌?

国家林草局10月18日介绍,我国木本植物8000多种,具有食物生产功能的树种超过500种。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为我国粮食安全打足了底气。 森林是天然的“大粮仓、大油库”,大家可以想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88

我国经济林年产值超2万亿元

10月18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全国2800多个县,其中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经济林年产值超过2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带动数千万林农增收致富。 国家林草局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表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我国具有食物生产功能

时间 : 2024-10-21 浏览 : 86

科学家揭示温带森林冠层结构影响秋季物候的机制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温竞华)秋季物候是温带森林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响应指标,也是影响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因素。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苏艳军研究组揭示了温带森林冠层结构影响秋季物候的机制,为预测秋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森林碳汇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

时间 : 2024-10-19 浏览 : 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