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浙江:近10%的省域面积已划建自然保护地加强物种保护

2025-09-24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58

新华社杭州9月23日电 题:浙江:近10%的省域面积已划建自然保护地加强物种保护

新华社记者许舜达、黄筱

杭州西子湖的碧波荡漾,天目山的古木参天,南麂列岛的碧海蓝天……金秋时节,这些“自然瑰宝”迎来了全球瞩目的时刻。9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迎来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杭州这座生态文明之都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东南沿海省份浙江的绿色答卷——近10%的省域面积已划建自然保护地,构筑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坚实屏障。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格局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浙江森林面积937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8.55%,位居全国前列;湿地总面积1658万亩,其中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全省现有自然保护地316处,总面积逾1.4万平方公里,形成了类型丰富、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这片绿色屏障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坚实保障。据统计,浙江现有高等植物610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9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5种、野生动物192种。令人欣喜的是,一批珍稀濒危生物在浙江“转危为安”。近年来,中华凤头燕鸥、华南梅花鹿等珍稀物种种群数量稳步上升,仅存3株的百山祖冷杉已成功培育5000多株。

“一年365天,我有200多天都在香榧林里忙碌,除草、施肥、修剪……”在本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边会上,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第62代守护人黄天明的讲述,展现了中国人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悠久传统。

作为浙江古树名木中的重要树种,香榧树寿命长达百年甚至千年,被称为“寿星树”。“守护古树是我们的使命。我的祖先还有保护古树的口训。”黄天明说,“这种传统代代相传,我们家族现在仍有六代人共同守护着这片古树林,守护者年龄最大的已有97岁。”

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在浙江蔚然成风,全省每年有上万名“绿色志愿者”活跃在生态保护一线:宁波象山韭山列岛的中华凤头燕鸥守护行动,每年吸引上千名国内外志愿者参与;杭州“鸳鸯护卫队”十余年如一日记录西湖鸳鸯种群动态;衢州开化“钱江源卫士”开展常态化巡护,减少大量生态警情。

持续的生态文明实践,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过去10年间,我们在浙江发现了105个野生动植物新种。”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董旭斌介绍,这些变化不仅让专家学者振奋,也让老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与会专家认为,浙江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成效,为经济发达地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黑龙江:以法护佑 古树名木焕发新生机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