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守护林海丨奔跑在火头前的“追雷人”

2025-09-19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92


雷声就是集结号,闪电就是定位器。

当电闪雷鸣撕裂天幕,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莽莽林海中,一群“追雷人”已严阵以待,目光紧锁每次闪电落点。

“夏季是大兴安岭‘雷击火’高发季节。”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防火办副主任孙广明介绍说,在林区内,气象部门一天最多能监测到近2万条雷电信息。

大兴安岭林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国有林区。夏季,持续干旱和高温少雨天气,雷击呈现高频率、高密度的爆发态势,林区常年面临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

数据显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防火部门今年夏天共处理21起“雷击火”,均在24小时内扑灭,平均灭火时间2小时28分,最短用时21分钟。

林海中坚守的“追雷人”,无疑是防火战线最前沿的尖兵。

森林防火感知系统,对落雷情况进行实时定位,将落雷分布图第一时间下发,“追雷小分队”立即奔赴落雷点实地巡查。

“以前是闻着烟味在林区搜寻起火点。”48岁的消防队员卢国权20来年一直坚守在防火一线。早些年,卢国权和战友“追雷”,全靠在林中徒步前行。树高林密,烟味消散,人也走失了方向,只能让身轻力壮的队员爬上树顶瞭望烟点。


如今,“追雷小分队”操作无人机进行高空侦察,迅速锁定火点,传回图片和坐标。卢国权已经当了4年的无人机飞手,对配备的大小各种型号无人机“如数家珍”。

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夏季防火期,直升机飞随时待命。“既追踪巡护,发现‘雷击火’,又能吊桶或者索降消防队员。”在直升机上当了12年观察员的于贵忠,每到防火期便离家驻守在林区的航空护林站。

“追雷小分队发现火情,立即作战,变身灭火队员。”至今已在大兴安岭林区打火12年的消防队员王宇,今年6月参与扑灭了一场位于白鲁山的“雷击火”。

现场架设卫星通信装备,无人机升空全景呈现火情画面,实时传回防火指挥部;快速扑火突击中队携带风力灭火机等灭火装备,迅速奔赴火场;直升机吊桶作业,地面队伍配合作战……

“火线局部已经形成高强度树冠火,火头高达10多米。”王宇回忆说,山地偃松密集,油脂高,爆燃不断,各路消防队伍快速响应,连续作战10个小时,成功处置了此次危险性极大的火灾。

“我们要努力跑在火头前面,甚至跑在闪电前面。”老消防队员卢国权说。在我国最北方的林海中,这群无畏的“追雷人”,用坚定的双脚,将科技预警的“信号”转化为森林安全的“基石”,让大兴安岭的脉搏,在每次雷雨后依然强劲而安稳地跳动。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与机关爱卫办举办食品安全专题讲座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