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生态之变丨换个视角看安吉 “点绿成金”具象化了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安吉在过去20年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一次,我们换个视角看安吉。
存入绿水青山 取出金山银山
盛夏时节的小城安吉,绿意盎然,人潮涌动。
安吉县生态共治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种生态环境数据。数据的来源,是遍布小城角角落落的22000多个传感器。
竹林里,碳通量监测塔上的传感设备,实时感知着竹林的每一次呼吸,最终转化成衡量竹林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数值。十多年来,这里每公顷的碳汇量增加到6.6吨。竹林成为“固碳高手”,产生的碳汇可以交易,每年给全县竹农带来的收储收益就有2800多万元。
穿城而过的这条溪流,高光谱相机定期监测着水中氨氮等污染物指标的变化。研究人员将监测到的数据还原成影像图。红色代表着水中的污染物。十多年前,溪水沿线遍布红色。而现在,红色消失了,当地整体水质从原来的四类跃升到二类。清澈的溪流中“生长出”20多个漂流点,一个夏天的旅游收入就超过2亿元。
当地护河志愿者高春忠是这些变化的见证者,“以前的水就是黑色的,家里的酱油是什么颜色,水就是什么颜色的;现在这水,任何地方跳下去游泳,都可以的。”
昔日“石头经济”早已被绿色经济取代
卫星从太空捕捉到更多变化。二十年前,群山间遍布着70多处矿区和水泥厂。如今,余村高污染高排放的化工厂不见了,变身零碳乡村图书馆和展览馆,全年吸引游客超120万人次。
安吉曾经最大的石灰岩矿坑,复绿改造后,变成了有山有水的生态度假区,高峰时一天卖出8000多杯咖啡,相当于当年开采矿产时将近一年的收入。
据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周建忠介绍,村民、村集体可以通过竹林、农田、房子等资源资产入股,最后可以分租金、挣薪金、拿股金。在这种新模式下,我们把价值变现拓宽到水权、林权和矿山资源等多个领域,真正实现了“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更绿的森林、更蓝的水、更丰富的土特产、更多的游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通过十多年的持续跟踪后发现:安吉昔日的“石头经济”早已被绿色经济所取代。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韩宝龙告诉记者,安吉这座小城转化出各种各样的生态产品,一个年度内的生态产品总价值(GEP)已经高达910多亿元,“这就是量化绿水青山给我们带来的获得感。天更蓝了,水更净了,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带动经济增长。这些都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绿水青山,让安吉这座小城的收获不止于此。“点绿成金”的年轻人成为抢手“香饽饽”。最近三年,来到安吉的青年人将近4.3万人,带动这里的常住人口每年新增1万人以上;而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最近10年间,小城新增常住人口将近10万人。他们来到这里做什么呢?
竹子变“竹钢”
竹林里“长”出新材料
在安吉孝丰镇的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里,来自北京的研究团队就地取材,要把容易弯折的竹子变成钢铁般坚韧的新材料。在高分辨率显微镜下,日常熟悉的竹子被放大了100倍。
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少迪说:“竹材的维管束决定了竹材本身的强度。我们现在就是想办法让维管束变得更多更密。就像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那如果把十根、百根筷子抱在一起,是不是就实现强度的极大提升了。”
把竹子变成“竹钢”,并不容易。经过前后2000多次的试验,在温度、压力和水分的作用下,“竹钢”小样从热压机里出来,并被分成小块,做力学测试。
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亚慧向记者演示,“你看这个竹子,一掰就断。你看这个‘竹钢’,怎么掰也掰不断。这个‘竹钢’的强度是普通钢的1.5倍,单位肌肉力量是普通钢的4到5倍。”
从安吉竹林里走出来的“竹钢”新材料,现在正在打开风电叶片、列车轨道这样新的应用空间。
“我们让传统的竹材种植、加工业进入到新材料、生物制造这样的新领域、新赛道。同样是一根竹子,我们现在的产品和过去相比,附加值增加了3到5倍。”张亚慧说。
如何好好玩水?
“溯溪线路设计师”新职业来了
在这个夏天,有人想着如何让大山里的竹子折不断,还有人想着如何在大山里的溪水间玩出新花样。
来自上海的施侃,今年是他来到安吉创业的第4年,“现在是个溯溪高峰,苏州、上海过来的朋友比较多,手机忙得都接不过来。”
他的团队,现在平均一周要组织三四场溯溪活动。如何让游客能在安吉好好玩水?“溯溪线路设计师”这个新职业应运而生,他们提前帮客人设计、踩点,卖的是一种个性化定制服务。
溯溪线路设计师别宸辰告诉记者:“给年轻人设计的路线里,大石头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它不像攀岩具有那么多专业性,另一方面,这个高差对体能也存在一定挑战性。趣味和挑战相结合的同时,可以让年轻的朋友感受溯溪的快乐。”
在新设计的一条2公里溯溪线路中,游客将看到浅滩、石浪、深潭、沉积岩、峡谷等不同的景观。眼看着溯溪越来越火,周边的村咖、农家乐、民宿也不断迎来新的客流。
对此,溯溪线路设计师施侃深有感触,“过去大家玩一下就走了,现在有了溯溪以后,大家过来后可以吃个饭、住一晚、喝杯咖啡。以前的‘过客’变成现在的‘常客’,我们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余村潘家兄弟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