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漠河林业局创新偃松管理模式
近年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漠河林业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通过分级管理、统采统收等创新举措,探索出一条偃松资源可持续经营新路径,既守护了珍贵生态资源,又让职工群众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漠河林业局根据偃松“5年一大收、3年一小收”的自然生长规律,将18万亩偃松资源划分为封闭管理区与公共采摘区,其中,10.5万亩的库宝河施业区作为封闭管理核心区实行严格保护,7.5万亩的大凌河施业区则面向社会开放。这种分级管理模式既保障了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又兼顾了民生需求。
在公共采摘区,林业局以富满干线51公里处防火外站为依托,设立警示标牌与种子园区域图,明确采摘范围与规范。采集前,工作人员对采摘人员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强调“轻摇轻采、不破坏母树”等操作规程,并同步进行防火教育。此外,所有松子实行“统采统收”制度,确保资源集中管理,有效避免过度采摘。同时,公共采摘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季节性就业机会,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林业局创新特许经营模式,培训100余名持证采摘员,规范采集期与采集量,实现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通过该模式,大凌河施业区丰年松子产量可达150吨,库宝河施业区松子年产量达200吨,其中优质种子被选入苗圃培育,剩余资源通过市场销售反哺林业局。(黄国栋 许长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宁夏中卫:沙海奏响“两山”之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