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浙江首推共享林事服务中心破解林业发展难题

2025-05-15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6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省集体林地占林地总面积95%以上。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分散经营导致的资源盘活难、技术落地难、服务覆盖难问题日益凸显,阻碍了林业产业发展。

去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不断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在全国率先启动共享林事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旨在通过整合碎片化资源、聚集专业化服务、集成智慧化技术,推动浙江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在建设共享林事服务中心过程中,坚持市场化运营和专业化服务“两手抓”,从最基本的劳务服务到后续的设备、产品以及信息服务,实现林业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同时,通过市场反馈,主动提升林事服务质量、提高服务队伍技能素养。

破解可用资源分散难题

共享林事服务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地处浙南的常山县林业资源丰富,却面临林业劳动力短缺、技术薄弱、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常山县打造了常山现代林事服务中心,打通为林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该中心由省级国企、县级国企和10个村集体共同成立强村公司负责运营,以油茶产业全链条服务为主导,投入300万元,购置履带式搬运机、升降采摘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

公司将闲散的农田集中经营,建立共富果园1300亩,成立10个农作生产小组,每年有2000余人获得土地租金,为周边林农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发放劳务工资80余万元,调配季节性用工5000余人次,并通过建设万亩油茶基地、万亩毛竹基地、千亩云雾茶基地等,2024年实现销售额3000多万元,带动辐射范围内28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收超30万元,带动约5万农户增收致富。

该中心一方面为林农提供共享机械设备、种苗、肥料等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为低收入林农提供生产岗位,对参与入股中心建设的林农,年终还以“分红”形式还利于民,以激发其劳动积极性,实现全民共建共享。

破解成果应用滞后难题

科技是打开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钥匙”。浙江省共享林事服务中心以“科技强林、机械强林”作为重要抓手,培育职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新型农民,开展机械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专业服务。通过集中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帮助林农掌握现代林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林业适用机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遂昌县共享林事服务中心,林农刘师傅正通过数字化平台预约无人机巡林服务。屏幕上,近千亩山林的三维建模图清晰标注着需要喷粉的区域。“以前雇人巡山要半个月,现在使用无人机两小时就能完成,还能做到精准用药,成本降了六成。”刘师傅感慨道。

遂昌县共享林事服务中心通过研发浙林卫士系列林业喷烟无人机、喷粉无人机以及“浙林勇士”林业大载重吊运无人机、林业病虫害监测无人机等,在油茶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吊运果实、脱壳烘干等方面开展全链条服务。今年,该中心还新增了油茶剥壳机设备,效率可达每小时520公斤,再利用烘干设备烘干油茶籽,原始油茶籽制备周期缩短至3天。

破解服务供给不足难题

林业生产涉及种植、管护、采伐、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传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共享林事服务中心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整合林业部门技术力量、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数字化平台三大资源,涵盖技术指导、政策咨询、市场对接、金融服务等,为林农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青田县共享林事服务中心通过收购油茶果实现共同富裕。2024年,收购油茶果140万公斤,可产油7.5万公斤,产值超1000万元,平均为每家强村公司增收10万元以上。同时,辐射周边乡镇,带动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近5万元。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更多的集体林地通过平台收储交易后开展规模化经营,对于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需求只增不减,也对林事服务中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省将指导各地加快建设进度,在“林机服务、劳务用工、生产加工、技术支持”4个核心内容基础上,不断增加拓展统管代管、产品销售、金融服务等服务内容,提升产业发展服务能力,实现中心经营效益和林业产业效益“双提升”,扩大“共享林事”品牌的社会影响力。(赵希元 祯何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江苏全面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木监管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