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投入使用
7月25日,国家航天局组织举行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陆碳监测卫星)投入使用仪式,标志着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正式进入业务化应用新阶段,为我国森林碳汇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陆碳监测卫星是“十三五”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立项的科研卫星,是国家林草局作为牵头主用户的首颗卫星。2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53
-
-
积极探索人与虎豹和谐共生之道——中国绿化基金会“与虎豹同行”公益项目实施五周年纪实
天上麒麟阁,山中虎豹闲。在林中自由徜徉的虎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 虎与豹,均为大型食肉动物。它们的存在,是生态系统完整、健康的重要标志。多年来,由于栖息地破碎化、猎物种群快速消失、可供恢复野生种群长期生存的大面积森林不多见等原因,野生虎豹几乎销声匿迹。 中国是世界野生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35
-
-
首届生态环保科普中英文讲解大赛举办
近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主办的首届生态环保科普中英文讲解大赛暨第三届北京青少年农耕文化彩绘大赛在北京市密云区黑山寺村举办。活动期间,举行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揭牌、科技小镇揭牌、土壤改良与保育试验站揭牌仪式。 首届生态环保科普中英文讲解大赛共筛选出16个作品进入比赛,参赛选手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师生。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76
-
-
科普 | 大熊猫野化放归
为什么要野化放归 我国拥有丰富的珍稀动物资源,但是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系统恶化,严重压缩了一些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它们走向濒危或灭绝,其中就有大熊猫。 保护珍稀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先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来为它们创造新的野外家园,在这之后才是放归它们的时间。 世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66
-
-
“生态账户”让生态积分变“真金白银”
在贵州省江口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有了自己的“生态账户”。 “生态账户”是个啥?有啥用? 江口县双江街道镇江社区的一家民宿里,店主任志华说:“用处大着咧,能换真金白银。” 任志华掀开锅盖,铲起一块淡黄色的锅巴饭:“这是我们的招牌饭,以前用柴火灶,现在用电炉,味道没变,还能给‘生态账户’加分!” 任志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40
-
-
守护老虎 “王者”归来
7月29日是第十四个全球老虎日。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共生存着老虎的6个亚种,分别是:东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和马来虎,其中前4种在我国都有分布。 森林中的东北虎 今天,一起来聊聊老虎的那些事。 “全球老虎日” 2010年1月,在泰国召开的老虎保护亚洲部长级会议提出,将每年的7月29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99
-
-
我国将每十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人民日报成都7月28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我国将每十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保护古树名木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82
-
-
国家林草局:我国虎野生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
今年7月29日是第14个全球老虎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切实加强虎等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野外虎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野生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 东北虎(魏洪峰/摄) 我国共有东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华南虎4个亚种,是虎亚种数量最多的国家。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62
-
-
中国两处自然遗产申遗成功 总数居全球第一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当地时间2024 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
时间 : 2024-07-29 浏览 : 100
-
-
中国林科院生态所完成“三北专项“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本底和生态修复技术综合考察
近日,中国林科院生态所牵头的“三北专项(一期)”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近自然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组织科考队开展了两大沙地生态本底和生态修复技术综合考察。 本次科考旨在获取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的水、土、气、生等生态本底数据,并调查该区域内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范围和效果,为研发两大沙地近⾃然修复关键
时间 : 2024-07-26 浏览 :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