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黑”到“绿”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生态“蝶变”
新华社沈阳8月9日电 题:由“黑”到“绿”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生态“蝶变” 新华社记者牛纪伟、孙仁斌、王莹 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辽宁历史上曾污染严重。“黑色”,是这个重工业省份多年来甩不掉的标签。 中共十八大以来,辽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环境污染行为重拳出击,生态持续改善。“绿色”,已成为辽宁的新底色
时间 : 2022-08-09 浏览 : 82
-
-
北京房山开展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今年以来,北京市房山区多举措开展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一是高规格重视,强化责任落实。按照“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原则,印发了《房山区2022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将防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形成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网络化的防控责任体系。 二是
时间 : 2022-03-24 浏览 : 125
-
-
常益长高铁益阳段打造绿色景观长廊
常益长高铁(湖南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厦渝通道和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高新区、赫山区。 2021年11月以来,益阳市委市政府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打造了一条山水相融、林城相依的高铁生态廊道,全面提升了城市颜值。7月29日,益阳南
时间 : 2022-08-09 浏览 : 82
-
-
陕西举办黄河流域退化林修复培训会
近日,陕西省黄河流域退化林修复培训会在延安市甘泉县举办。来自延安、榆林各县(市、区)林业局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开展退化林修复工作,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实施好退化林修复项目,是对以往实施的三北防护林等工程的接续、拓展和统筹,也是
时间 : 2022-08-06 浏览 : 84
-
-
沙海情
愚公移山只是一个美丽的寓言故事,现实中还真有一位“愚公”,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治沙英雄。他历经千辛万苦,与沙海不屈抗争40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文写在毛乌素沙漠上。他为我国治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国家颁发的“七一勋章”。 他就是人称当代“愚公”的治沙英雄石光银。 沙吃人不留尸骨
时间 : 2022-08-04 浏览 : 62
-
-
林草高质量发展 | 精准管理 推动安徽科学绿化见实见效
安徽合理布局绿化空间,在平原打造农田防护生态功能区 余文圣摄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成为“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安徽省迅速行动,出台了《安徽省绿化委员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提出了编制绿化规划、保障
时间 : 2022-08-04 浏览 : 86
-
-
青山碧水间看总书记的“绿色之约”
大国之治,山河为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 回望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行程万里、初心如磐,从长远性布局、于关键处落子,亲身践行“绿色之约”。 访青山 山川如画奏出“森林交响” 如何守护生态家园? 4月的五指山,山林蓊郁,走进热带雨林,仿佛
时间 : 2022-08-04 浏览 : 96
-
-
呵护秦岭生态 展现自然之美
陕西省汉中市,油菜花海美不胜收。汉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陕西省榆林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营区周边,民宿坐落在花草之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 翊摄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朱鹮翩然飞舞。张跃明摄(影像中国) 8月1日,陕西省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外籍记者在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本报记者 吴
时间 : 2022-08-03 浏览 : 85
-
-
青海启动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破坏与恢复潜力调查评价工作
近日,国家林草局西北院与青海省林草局、西宁市林草局、大通县林草局共同启动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破坏与恢复潜力调查评价工作。 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破坏与恢复潜力调查评价工作由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组织开展,西北院负责为青海省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破坏和恢复潜力调查提供技术
时间 : 2022-08-03 浏览 : 97
-
-
湖南桂阳打造美丽富饶家园
在湖南省桂阳县正和镇朝阳村“红军夜宿梨山”红色教育基地附近,今年新栽的8000余株梨树亭亭玉立。登高远眺,只见西河国家湿地公园风光带绿树摇曳,各种彩色树种姹紫嫣红,游步道、卵石小径穿行其间。大树掩映下,休闲亭、遮阳廊、园林小景新颖别致、游人如织。西河两岸,各种种养基地、生态农业与休闲观光产业基地错落
时间 : 2022-08-02 浏览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