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首次摸清青头潜鸭种群状况
4月18日,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此次调查,首次全面掌握了青头潜鸭种群信息,客观反映了种群保护成效。 青头潜鸭喂雏鸭 周兴芜摄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171
-
-
春季防火正当时,安全指南请查收
no video 风筝飞舞,别让纸鸢变火源;踏青野炊,别让危险降身边;祭祀扫墓,文明追思更心安…… 春季踏青游玩活动中也存在火灾隐患,这份安全指南请您查收! 创作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98
-
-
“两山”转化的福建自然资源答卷
针对“双世遗”国家公园的省际协同立法《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在全国率先出台,为生态资源确权、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厦门市产权交易中心,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一落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即成交,成为福建首宗海洋碳汇交易;在闽西的崇山峻岭之间,秉持“给我一座矿山,还您一座公园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145
-
-
云南:五级林长守护青山不老
普洱森林广袤、资源丰饶,坐拥全省规模最大的林区。在推动林长制改革进程中,普洱市倾尽全力,精心搭建市、县、乡、村、组五级林长体系,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各级林长15918名,守护每一处山林。 2021年1月,云南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4年多来,林长制改革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164
-
-
山西: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
“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土绿化工作提出新要求,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福祉、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漫步在绿树成荫的街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让人顿感惬意;在城市公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124
-
-
广西植物研究所多项科研成果领跑全国
发现孑遗植物银杉,引起全球植物学界轰动;参与重大项目,研制出分离青蒿素的规模化生产工艺;编研出版《广西植物志》(共6卷),首次全面系统描述广西植物资源,摸清广西植物资源家底;参与多个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为花坪、弄岗、大瑶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提供关键科学依据……近日,记者从广西植物研究所建所九十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105
-
-
河北正定:像照顾家中长辈一样照顾古树
正定县政府广场的两棵古槐。 梁子栋摄 正定的春天,阳光明媚。 南城门楼上升起朝阳,将屋檐的影子洒在城内青石板路上。由南向北,蜿蜒行至常山西路政府广场,一株元末明初的巨大古国槐闯入眼帘。树干粗壮,需双人合抱;树冠繁茂,如撑开的巨伞。六百余载光阴,在它虬曲的枝干上刻下细密的沟壑。犹如一位慈祥的老者,古槐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121
-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依托智慧管理系统摸清古树“家底”
为加大古树名木监管力度,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林草局依托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完成了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资源数据更新与质检工作。 据悉,本次质检更新涉及呼和浩特市9个旗县区散生古树161株,古树群10处。更新内容包括对散生古树名木的位置区域、树龄、生长势、保护措施等原有信息进行核对修改完善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153
-
-
甘肃陇南:让千年古树枝繁叶茂
春日,微风轻拂,陇南市宕昌县两河口镇化马村村头,一棵古老的国槐渐渐泛起新绿。 “这棵古树被誉为三国古槐,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它历经无数磨难与抗争,顽强存活至今,2023年荣获‘中国十大最美古槐树’称号。”宕昌县林草主管部门冉宋忠说。 在这棵古槐之下,时常能看到喜鹊欢快鸣叫,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打牌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108
-
-
拉萨持续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是西藏自治区重点工程之一,承载着“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拉萨”的美好愿景,无数绿化人扛起铁锹,上山造林,用汗水铺就绿色造林路。 自2022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曲水县茶巴朗村村民积极投身这项绿色行动,成为生态建设征程中的先锋力量。这片曾经生态较为脆弱的区域,在各方努力下
时间 : 2025-04-19 浏览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