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园林资讯
树木为何会相互“礼让”?

为了自我保护,也为了更好获取阳光,树木的树冠尽量保持距离,这就是“树冠羞避”现象 云南哀牢山森林中的“树冠羞避”现象。胡金承摄 在云南哀牢山的森林里,生存空间再拥挤,相邻树木的树冠也不会相互遮挡,尽量保持距离。这种现象被称作“树冠羞避”,常见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 树木也会相互“礼让”?这是什么原因

时间 : 2025-05-26 浏览 : 104

生态治理绘就绿色发展画卷

no video 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创新生态保护模式,不断完善“高空瞭望+无人机巡飞+智能河道巡查”的“空天地”一体化保护体系,科技赋能生态治理,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夏季是森林火灾高发期,武夷山市生态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洋庄乡大安村,安装调试高空瞭望云台。这些高空瞭望云台可覆盖半径3公

时间 : 2025-05-26 浏览 : 53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事关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国务院有新部署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高敬、胡璐)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明确要推动建立覆盖更加全面、权责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生态保护补偿,包括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机制。横向生态补偿主要是在生态环境

时间 : 2025-05-25 浏览 : 75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张泉、温竞华)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22日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62717个,并首次收录了蜻蜓和蚯蚓。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物种名录则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程度的

时间 : 2025-05-24 浏览 : 62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任沁沁、熊丰)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2023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野生动植物领域刑事案件8.9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万名。 各地公安机关紧盯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重点地区和场所,深入排查打击危害野生动物犯罪活动,斩断了一批非法猎捕、捕捞、运

时间 : 2025-05-24 浏览 : 40

保护生物多样性 守住地球多样美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特稿丨保护生物多样性 守住地球多样美 新华社记者冯玉婧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致辞中

时间 : 2025-05-24 浏览 : 106

中法携手共护珍稀蓝冠噪鹛种群

这是2025年5月在江西婺源拍摄的蓝冠噪鹛。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昌5月22日电 题:中法携手共护珍稀蓝冠噪鹛种群 新华社记者陈毓珊、潘晓菁、陈晨 几天前,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石门自然村村民程益弟像往常一样在河边盥洗衣物,突然看见一只小鸟在河里挣扎,她赶忙丢下手里的活,喊来村里的护鸟员一道把小鸟捞了

时间 : 2025-05-24 浏览 : 47

沙海鏖战正紧 河山面貌焕新——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两年综述

大漠深处涌绿潮,三北大地换新貌。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 筑牢北疆绿色长城的铿锵号角,凝聚起防沙治沙磅礴力量。 两

时间 : 2025-05-26 浏览 : 64

“三北”工程攻坚战在行动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 两年来,“三北”工程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传承弘扬“三北精神”,创新体制机制,突出治理重点,全力鏖战

时间 : 2025-05-26 浏览 : 48

内蒙古新华林场努力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样板

初夏,在黄河“几字弯”顶部的内蒙古新华林场,一排排挺拔的杨树扎根沙丘,梭梭林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视力所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两年前,这里尚有沙地裸露,如今再次俯瞰新华林场,绿色已成为主色调。 自2023年启动“绿带行动”以来,新华林场累计栽植苗木265万株,林草覆盖率从65%增至88%,建成了

时间 : 2025-05-26 浏览 : 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