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以绿为底 增汇减排 铺就浙江常山油茶碳汇先行路

2024-06-18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104

浙江省常山县自承担全省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工作以来,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油茶“增汇+减排”为重点研究方向,积极探索油茶低碳经营路径,充分利用全县29万亩油茶碳汇资源,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油茶低碳产业“全覆盖”的发展模式,2023年油茶籽产量8250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3.09亿元,为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目标而不断努力。

一是开发方法学,开辟油茶碳汇新赛道。与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积极探索“经济林+碳汇”模式,选取595亩立地条件良好、具有代表性的低效油茶林及全县范围各年龄段的油茶树进行地径、根系、枝叶等取样测量。编制全国首个《油茶林管理项目方法学》,填补了我国油茶碳汇方法学领域的空白,对推动油茶低碳高效经营、促进油茶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寻找“碳汇量+产量”双增的平衡点、增加茶农绿色低碳经济收入、助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深耕碳基地,实践油茶碳汇新理论。根据《常山县油茶碳汇先行基地建设方案》,今年已完成102亩老品种油茶林抚育改造,实施低碳经营,在增加植株生物量的同时提升油茶产量,打造油茶低碳高产全国示范样板。依托省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加快种苗选育,2023年新嫁接油茶苗130万株,目前在圃数100万株。通过智能化培育,精准控制水肥灌溉、光照时间强度,将油茶幼苗从种植到挂果的时间缩短至3-4年。在碳汇先行基地内部署7套监测设备,长期不间断监测二氧化碳变化量,建立油茶碳汇数字化软件平台。

三是绘制碳足迹,打开油茶产品新市场。与专业机构合作,调研收集油茶加工龙头企业碳足迹数据,对山茶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碳足迹评估研究,完成2项具有代表性的山茶油产品碳足迹计算认证,编制完成和发布《山茶油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对油茶在种植加工销售过程中各环节的碳吸收量与排放量进行量化评估,为山茶油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方法提供了标准化指南,助力油茶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河北省林科院联合省林学会举办“科技大讲堂”活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