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大兴安岭耐寒牧草筛选成功 破解养殖业饲草短缺难题

2025-07-08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14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十八站林业局十八站林场实施的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筛选出多个耐寒、高产、营养丰富的牧草品种,越冬率达100%,并创下当地牧草产量新纪录,有效解决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高端肉牛养殖产业长期面临的优质饲草短缺难题,为林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基于林下生态环境的耐寒牧草品种筛选与种植技术推广示范”是十八站林业局争取的“林草科技进兴安”项目之一,由江苏省林业局牵头,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的草业技术专家团队共同推进。针对大兴安岭地区零下50℃极寒气候和“林下牧草种植关键技术”需求,项目团队在十八站林场建立了10余公顷示范基地,筛选并种植了梯牧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聚合草、串叶松香草、菊苣等十余个草种,并多次赴当地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

成果数据显示,筛选品种表现出卓越性能,今年5月初土壤解冻后即返青,越冬率100%。其中,在不施肥条件下,梯牧草每公顷鲜草产量近2万公斤,干草产量达每公顷3494公斤,与江苏同期数据相当;无芒雀麦鲜草每公顷产量超1万公斤,干草每公顷产量2148公斤。

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杨志民介绍说:“梯牧草作为长纤维饲草,是功能性饲草中的佼佼者,经济价值很高。按当前青干草每公斤30元的市价估算,首茬亩产值近7000元,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合作单位十八站林场党支部书记席丰阳高度评价项目示范效果:“专家带来的牧草品种抗寒性强、长势旺,我们计划向上级汇报并推广。”针对冬季饲草供给,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钟小仙建议,扩大种植面积,采用裹包青贮和干草调制技术保障供给。(孟祥凤 于健)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