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看防火技术革新

2025-10-15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3

“嗡——”,随着旋翼声响,一架拥有112倍变焦、可以激光测距、搭载近红外补光灯的无人机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塔河林业局无人机机场起飞。它将按照预设航线自主巡护,实时画面同步回传至林业局指挥中心。

与此同时,塔河林业局指挥中心电子大屏实时滚动着卫星热点、无人机航迹、瞭望塔观测定位数据,一旦卫星遥感推送热点,系统立即调度无人机前出核查,确认是否为火情。

“塔河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92万公顷,火源管控难度大。”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副主任董磊说,仅7月5日,当地落雷就多达4581次。

近年来,塔河林业局总投资超500万元,配备了覆盖侦察、运载、系留、测绘和机场全场景五大类功能的58架无人机。

“无人机机场让日行千里变成分钟级响应。”董磊说,1座机场覆盖范围8公里,每天执行4架次飞行任务,相当于20名护林员同时巡护。今年春防,无人机累计飞行167架次约600公里,相比人工巡护,效率大幅提升。

“有时候,火场与山下直线距离只有两公里,靠人力运输物资最少需要两个小时,而通过大疆FC30运载无人机却只需10分钟。”董磊说,与传统的地面运输相比,无人机运输速度更快,且不受地形、天气限制,特别适用于高山陡角的火灾现场。

目前,队内使用的大疆FC30运载无人机在单电池情况下,能够载重40公斤。“山上的树高一般是9—15米,这样的空间无人机下不去,但无人机的载物绳可以放到30米进行物资投放,系统中还有熔断器,碰到绳子缠到树杈,可以通过内部熔断断开。”

“无人机的使用既节省了人力、保障了人员安全,也从整体上节省了成本。”董磊说。

大兴安岭全域是国家一类森林火险区,也是全国三大雷击森林火灾高发区之一。塔河林业局“空天地人”一体化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是这片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林区,实现从传统 “人防” 到智慧“技防”的一个缩影。

韩家园林业局施业区林农交错、社情复杂,有“火窝子”之称。林业局部署数十架无人机,搭载北斗巡护系统与通信指挥车联动,实现空地一体化指挥、常态化隐患排查和巡护。

呼中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海拔最高的地区,区内12座瞭望塔全部配发无人机,无人机分队随时待命。

加格达奇林业局施业区面积广袤、地形复杂,传统巡护模式覆盖盲区多、响应速度慢。今年,林业局与感知系统开发方、无人机技术团队对接,将“大疆机场3”融入森林防火体系,依托感知系统,开启远程智能巡护。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先后购置各型无人机495架,将无人机广泛应用到森林防灭火中。在林火预防上,利用无人机点对点清查隐患,空地配合提高“三清”工作效率。在“追雷行动”中,对集中连片落雷区,采取大、中、小无人机相互配合的方式,高、中、低空联合作业,靶向定位、精准核查,做到雷击火早发现、早处置。在火灾扑救中,利用无人机精准定位,侦察火场环境,选择最佳进兵路线。

同时,在火场指挥上,利用无人机+应急指挥通信车+卫星宽带通信,将火场视频图像实时传输至集团和所属林业局指挥中心,实现可视化指挥。

除了无人机的运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还在积极探索多元化扑火方式。

呼中林业局将直升机吊运水罐投入森林防灭火实战。发生火灾后,地面队员快速开设水罐投放场地,直升机吊运2.5吨水罐投放至开辟好的场地,地面队伍架设水泵、铺设水袋精准实施作业,降低火场清理难度。

今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鲲龙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进驻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执行科研驻防任务。“鲲龙AG600”具备单次投掷12吨水(含灭火剂)的强大能力,可以实现“地面注水+空中灭火”和“水面汲水+空中灭火”,将显著缩短对远距离火场的支援时间,打破了传统直升机因载荷限制而过分依赖陆地水源的局限,推动森林消防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压制转型。

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业务科科长马建忠说:“‘鲲龙AG600’进驻标志着林区航空消防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截至目前,集团今年共发生21起雷击森林火灾,平均灭火时间2小时28分,最短灭火时间21分,过火总面积186.02公顷,其中有林地过火面积33.63公顷。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防火办专职督察、副主任李晨光表示:“林地过火率低至0.0046‰,远优于黑龙江省和国家标准。”

“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出门不带火,野外不吸烟”“饭可一日不吃,火不可一日不防”……1987年后,这些防火口号曾陪伴着一代代大兴安岭人。

如今,集团推动科技赋能传统防火,构建起“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的智能防护体系,建立了集预防管理、预警监测、指挥扑救、通信保障、能力提升五大模块于一体的森林防火感知系统。“空中守护”正在重塑看山人的定义。(徐凡 姚正翩 林宝军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谭成彬:陪伴大熊猫是一种使命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