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专业实训教学指南》正式发布

2025-10-15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24

森林康养是基于森林生态环境,融合生态、景观、食药和文化资源与医学、养生学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发展该产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措施。截至2024年,全国已建成3000余处森林康养基地,森林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1亿人次。然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部分院校实训课程与行业需求脱节,学生入职后需“二次培训”;区域间实训标准不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由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省级“楚怡”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联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及行业专家编写的《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专业实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作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核心成果,该《指南》首次构建起“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训教学体系,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教学标准的空白,为高素质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标准答案”。

构建实训体系,破解人才培养痛点

针对当前实训教学“标准模糊、内容脱节、能力单一”等问题,《指南》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系统构建了“目标—课程—实施”三位一体的实训教学体系。

在目标设定上,确立“素质、知识、技能”培养框架。素质目标聚焦生态文明理念、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知识目标涵盖专业知识及信息技术等工具性知识;技能目标突出森林资源调查、康养项目设计、旅游产品营销等核心能力,兼顾数据分析、创新创业等拓展技能,实现“德技并修”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打造“基础—核心—拓展”三级进阶体系。基础课实训,如《森林动植物鉴赏》夯实专业认知,培养动植物识别等基础能力;核心课实训,如《森林康养实务》聚焦岗位核心技能,开展康养基地踏查、自然教育活动设计等实战训练;拓展课实训,如《研学旅行》拓宽职业路径,提升研学方案设计、野外急救等多元技能,形成“从入门到精通”的能力培养链条。

在实施过程中,强调“真实场景、实战项目”的重要性。它明确了森林生态旅游服务实训室、康养与自然教育实训基地等的建设标准,要求配备模拟导游软件、环境监测仪等专业设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场景。同时,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为本地景区设计直播营销方案并落地执行,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实现教室与岗位的无缝衔接。

四大创新特色,激活产教融合动能

《指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度契合产业需求的创新设计,具有四大显著特色,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岗课赛证深度融合是《指南》的一大亮点。它将职业标准、技能大赛、资格证书要求融入实训全过程,实现了“学考用”一体化。在《导游基础》实训中,对接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考核标准,强化学生的导游词创作与讲解技能;在《森林康养实务》中,融入森林园艺康养师职业技能标准,学生实训合格后即可直接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大大缩短了从学习到就业的过渡周期。

内容覆盖全产业链是《指南》的又一特色。其实训项目涵盖了森林资源调查、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产品营销等全产业链环节,既保留了资源调查、导游服务等传统模块,又新增了数字化营销、虚拟仿真实训等前沿内容,适应了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需求。

实践导向教学革新是《指南》的重要创新。它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协作、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虚拟仿真、大数据技术,提升了实训的实效性。在“森林生态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中,学生需要使用GPS、空气负氧离子测量仪等设备进行实地踏查,并运用“数图”软件分析数据,最终形成评价报告,全程模拟行业真实工作流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应用成效显著,全国范围逐步推广

自《指南》试用以来,已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落地,覆盖学生超3万人次,为湖南省林业乃至全国森林康养产业等机构提供人才培训支撑,助力企业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目前,《指南》已通过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全国森林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推广,并在全国高职林业类、旅游类院校逐步应用。未来,编写团队将结合产业发展动态,持续更新碳汇旅游、智慧康养等新兴领域实训内容,开发配套虚拟仿真资源,打造动态升级的实训教学体系,为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屈中正 肖泽忱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西北经济林及林草植被高质量发展项目获进展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