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湖北十堰规划10年新增林下经济1100万亩

2025-09-29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7

湖北省十堰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推进顺利,今年新增116万亩林下经济面积已接近完成。

这是湖北省首个市级林下经济专项规划,实施期为2025—2035年。今年4月,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服务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规划目标上升为政府意志,明确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和责任单位。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全市林地面积2922.3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2.32%,森林面积2556万亩,森林覆盖率72.01%,林地面积和森林面积均居全省第一。

十堰对发展林下经济寄予厚望。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进“两山”转化、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指出,“要向林发力,借绿生金,做好林业文章,向林业要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发挥国有林场引领带动作用,让林下经济托起富民产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打造千亿级林业经济,一体推进林中康养、林下经济、林业碳汇,做强特色产业链”。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培育发展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用好3000万亩林地发展林业经济、林下经济”。

十堰市林业局局长汤宏说:“市领导逢会必讲林下经济。”市级成立了林下经济产业链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市长担任产业链链长,成员为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等21个单位分管负责人,各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主要负责人。

2024年,十堰实现林业综合产值423亿元,其中林下经济产值超120亿元。全市已发展林下经济752万亩,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民达69万人,人均年收入增加1.8万元。

经科学评估,十堰市划定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为2610.49万亩,其中优先利用林地面积493.6万亩、适度利用林地面积2116.89万亩。

按照规划,十堰将以林下经济经营结构调整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突破,加快扩大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模,稳步提升林农综合收入。预计到2030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新增600万亩,总面积达到1352万亩,年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35年,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再新增500万亩,总面积达到1852万亩,年综合产值达到700亿元。

全市着力构建“两心引领、三区驱动、多点支撑”的林下经济发展布局。“两心”,即武当山世界级林旅融合发展中心和十堰市林下经济产品加工及区域物流中心;“三区”,即秦岭东段山地、 丹江口库区和汉江干流、大巴山东段山地林下经济发展区;“多点支撑”,即7个区域林下经济发展中心支点、14个重要支点和16个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示范支点。

十堰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衔接了中药材产业、生态文旅康养产业、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等相关规划和方案。《实施意见》明确,市级财政每年统筹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和品牌创建。县(市、区)整合各类涉农涉林资金,按照资金使用规定,统筹规划安排,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同时,优化“绿色发展贷”,创新“林业龙头贷”,强化财政贴息支持,推广林下经济产业保险。

各县(市、区)也积极出台相关规划和实施意见,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目前,张湾、郧阳、郧西、竹溪已印发林下经济实施方案,竹山出台了《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郧阳、竹溪、竹山县已编制完成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当前,十堰林下经济亩均收益仅为1157元,远低于浙江、江西等先进地区水平。”汤宏说。下一步,十堰林下经济发展将着力健全工作体系、加快规划落地、加强基地建管、加大政策支持、推动三产融合、强化宣传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十堰由林业大市迈向林业强市,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十堰林业贡献。(陈永生 李飙 杨光明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新时代塞罕坝务林人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