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广东以科技筑牢绿色屏障

2025-09-26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69

铁冬青、枫香等抗火树种构筑生态防火带,AI森林防火红外热成像实现5公里内定位精准火情识别,无人机与卫星遥感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广东省林科院以科技之力,让森林防火走向“智慧化”。

在广东省林业局的指导下,广东省林科院建有一支专注“智慧森防”的科研团队——森林防火防风研究团队。多年来,他们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方针,默默构筑起南粤林区的科技防火长城。

创新生物防火技术 打造生态阻隔带

森林防火,阻隔为先。研究团队突破传统防火林带单一树种的局限,创新性筛选出铁冬青等16种抗火树种和枫香等6种兼顾生态景观及抗污性的抗火树种,提出“多树种乔灌混合、多类型多层次”的新型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理念。这种兼顾生态景观与抗火性能的生物防火带,不仅有效阻隔林火蔓延,还提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AI红外预警系统:5公里内火情“一眼识别”

如何实现森林火情的早发现、早预警?研究团队给出了科技答案——基于AI深度学习的森林防火红外热成像识别预警。该系统采用640×480红外探测器,可探测5公里内1平方米的火情事件,500米内的人员活动也能精准捕捉。配合自主算法,实现无漏报、误报率小于1%的高精度监控,7分钟完成360度全域扫描,真正实现“火情乍现,即刻感知”。

“空天地”一体监测 无人机与遥感技术显身手

研究团队积极将卫星遥感、无人机与机器学习等高新技术引入森林火灾监测。利用Landsat-TM影像精准提取火烧迹地;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光谱相机,实现可燃物分类准确度达81.94%;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使火烧迹地面积总体分类精度提升至93.75%。这些技术不仅用于火情监测,还在火案调查中发挥关键作用,协助公安部门完成森林火案调查200余起,成为森林火灾溯源和评估的“科技侦探”。

地空配合立体灭火 装备研发突破地形限制

面对广东复杂山地环境,研究团队提出“地空结合多机型配合”的森林消防立体灭火技术体系,优化M-26、K-32及M-171三种主要航空消防机型的实战应用,整合人力扑打、风力灭火、以水灭火、以火攻火及航空灭火等多种手段。

在装备研发方面,成果显著:高压远程输水系统流量达9.32m³/h,扬程500米以上,输水距离超3800米;便携式水泵仅重35公斤,扬程400米以上,适合复杂地形快速扑救;研发航空机载灭火剂加注机和直升机定点投水水囊,提升航空灭火效率。

研究团队累计取得林业科技成果7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编制标准5项,出版专著6部,获专利授权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广东最美应急集体”等荣誉称号。

悠悠森林情,寸寸防火心。广东省林科院正以科技之力筑牢绿色屏障,推动森林防火从传统人防向智慧技防的战略转型,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山东烟台首个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项目获批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