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宝天曼保护区举办外来物种科普讲座
9月是全国科普月。近期,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科普月进行时——外来物种”科普活动。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家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朱相云等一行四人组成讲师团,走进葛条爬保护站,以“地中海大麦的发现、溯源和适生区预测”为主题进行科普讲座,为保护区一线人员讲解外来物种的预防与监测。
李家美教授以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生动实例,揭开了外来入侵物种的“神秘面纱”。他将地中海大麦比作一位“跨国旅行高手”,它原生于欧洲,藏匿于羊毛皮草之中,不远万里、跨越山河,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这种植物耐高温、耐严寒,如今已在世界多地“安家落户”。更令人警惕的是,它正在河南省焦作市大面积扩散,频频现身于麦田和道路周边区域,对当地农业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潜在威胁。
研究团队通过对焦作地区多家皮毛加工及皮毛水洗企业的实地走访,发现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羊毛原料及进口羊毛皮张中夹带了地中海大麦的种子。这些外来种子在运输途中通过车辆散落至道路周边,在路边沿线成功定殖生长。
讲座最后,李家美教授提醒,对保护区而言,保护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严把检疫关口,完善引种和调运管理制度,切实提升生物安全防护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刘晓静)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