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举办林草种质资源保护业务培训
9月4日至6日,山西省林草种质资源保护业务培训在太原市举办。来自各市、省直林局、保障性苗圃、国家级和省级基地的130余名业务骨干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种质资源保护新路径,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
本次培训邀请国家林草局、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专家,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林草品种审定、林草种苗质量管理、良种基地建设、林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信息登录等方面进行了授课。
培训指出,近年来山西省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共建设有25处国家和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圃),初步建成“国家、省两级,原地、异地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林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完成了全省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草种质资源普查走在全国前列。
培训要求,面对种质资源收集系统性不强、评价利用深度不够、专业技术力量薄弱、资源库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要在下一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与系统保护。要继续深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特别是做好乡土灌木树种、珍贵树种、彩化树种、经济林树种的专项调查,进一步摸清种质资源家底。要继续加强原生境保护和异地保存,积极扩充林木种质资源库。二是深化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种质资源重要性状鉴定、功能基因挖掘等工作。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和共享利用机制。三是加强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各良种基地、种质资源库要面向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林木良种选育力度,特别是做好珍贵树种、乡土树种以及草种的良种选育。加快良种推广步伐,切实提高良种使用率。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山东青岛“挽留海鸥行动”再结硕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