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两山理念 绿色答卷 | 从余村的绿色蝶变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5-09-10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91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生态资源是你们最宝贵的资源,搞经济、抓发展,不能见什么好都要,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迷恋过去的发展模式。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余村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北麓。改革开放初,余村建起了全县最大的石灰石矿,建了水泥厂、化工厂。到20世纪90年代末,经济是上去了,环境却被严重破坏:山秃了,千疮百孔;河流、空气污染了,到处灰蒙蒙一片;灾难频发,村民患怪病的多了。村民们的生活没了安宁祥和,有的只是不安、惊恐与怨言。大家对余村的发展和未来担忧,认为造成环境破坏的“石头经济”难以为继。

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像余村这样的境遇,在我国一些地方曾普遍存在。在此关口,余村决定关停矿山,着力保护生态,发展绿色经济。“两山”理念给余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余村人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模式,调整发展思路,调整经济结构,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起来,以增绿牵引、靠护绿发展,重构自然生态和产业布局。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发展石头经济到吃“生态饭”,以新的“靠山吃山”谋绿色发展,以良好生态成就高质量发展,余村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

余村老支书胡加仁感慨:余村人感恩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让余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早从绿水青山中获得金山银山。余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在“两山”理念引导下,村里全面停掉采石开矿业,关掉水泥厂、化工厂等污染企业,念生态经,做绿色发展文章。

这里生态很美。山绿竹海深,云薄清溪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绿色盎然,生机勃勃。好山好水好风景,成为余村发展的金名片。

这里产业很火。“一竿毛竹富了一方农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经济”,安吉毛竹、白茶产业名扬四海,林下经济综合发展,乡村旅游持续火热,农家乐一房难求。2024年前来余村打卡的游客达122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0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13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7.4万元。

这里人气很旺。良好环境吸引一众返乡创业者,以青山为媒、引青年入乡,越来越高的“含青量”给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这里带动力很强。余村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发展,实现资源互补、联建共赢、抱团发展,构建天荒坪镇区、余村以及周边山河、银坑、马吉、横路4村“1+1+4”的协同发展机制,打造以余村村域为中心1镇2乡24村联动的“大余村”。

余村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和先行践行地,也是浙江省共同富裕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基本单元,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批“最佳旅游乡村”,并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

20年来,余村从实施“千万工程”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从建设余村“两山”示范区到打造现代化、高能级、国际范“大余村”,堪称践行“两山”理念的全国标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样板。余村的绿色发展和生态蝶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范例。

放眼全国,秦岭深处、高原之巅、大海之滨、江河之畔,越来越多的中国乡村像余村一样,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点绿成金”的新奇迹、“靠山吃山”的新故事在全国各地上演。20年来的实践证明,践行“两山”理念是破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在促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要发展还是要生态环境保护,似乎成了一道无法破解的难题。“两山”理念正是破解这道难题的“金钥匙”。“两山”理念深刻阐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二者内在统一、相辅相成;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实现两者有机统一的科学方法。践行“两山”理念,让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认识到必须保护好生态、发挥生态优势,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推进良好生态与美好生活同创。绿色是地球家园底色,是美好生活基础,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美,是人类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基本法则和终极目标。人们对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共通的。新时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实现绿色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其要义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加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当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蔚然成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已经确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美丽中国建设正在路上。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大地一定会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安元华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 “大熊猫监测技术研发与功能集成示范应急” 项目启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