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湖南鱼市镇三项举措续写“点绿成金”新故事

2025-09-04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1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鱼市镇森林覆盖率76.6%,8.67万亩林海苍翠,隐藏着富民兴镇的密码。

如何让“绿叶子”变成“钱袋子”、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鱼市镇林业站通过林地整合、产业培育、机制保障三项举措,有效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快车道,蹚出了一条生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两级流转破局

碎山拼出“黄金版图”

“一块山分几家,一家山散几处。”这是鱼市镇发展林业经济的首个“拦路虎”。

面对林地碎片化难题,鱼市镇林业站创新自留山经营权“两级流转”机制,在“三权分置”框架下,集体所有权不变、农户承包权不丢,唯独将经营权通过村经济合作社的专业运作彻底激活,让“零碎山块”蜕变为产业发展的“黄金版图”。

一级流转“聚零为整”。村经济合作社“打头阵”,逐片评估交通、土壤等资源,量身定制租赁方案,定下“每亩年租金不低于35元”的保底标准,给农户吃下“定心丸”。通过农户流转给村社,曾经零散的自留山经营权快速“聚零为整”。如今,全镇10个村已集约林地8200亩,沉睡的山林资源被彻底唤醒,成为产业发展的“储备库”。

二级流转“专业赋能”。村经济合作社与有实力、懂技术的林业企业精准对接,将整合后的优质林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实现村社流转给林企,通过不动产登记,为经营权提供法律保障,资源变资产的路径被彻底打通。2024年,中垦集团计划发展油茶产业,鱼市镇林业站牵头老黄冲村集约180亩林地,以每亩120元价格流转给企业经营。

林上林下转型

林地育出“双金硕果”

“一片林地,两份收益。”这是鱼市镇对山林资源的极致利用。立足山林资源禀赋,鱼市镇林业站大力推广“林上+林下”立体种植模式,让每一寸林地都创造出生态、经济双重价值。

前锋联合村的“油茶+黄精”基地正是这种模式的样板。林业站巧妙嫁接新晃黄精,其70.9%的浸出物、27.7%的多糖含量远超药典标准。2024年,60亩示范基地收获黄精鲜品16.3万公斤、收入260万元,“双增收”账本令人欣喜。

产业链条向深向远延伸,深山珍宝成功闯世界。林业站主动对接“中国・新晃黄精国际城”加工园区,推动黄精深加工升级。2024年,全镇林下黄精鲜品产量74万公斤,经过精深加工后,6.35万公斤优质产品远销越南、泰国。从山头到车间,再到国际市场,一条完整产业链已然成型,深山珍宝成为闪亮的“国际名片”。

收益模式固基

四方炼出“生态真金”

鱼市镇精心构建“合作社+林农+林企+社员”紧密型利益共同体,让四方主体在生态产业链上都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村经济合作社凭借流转中介费、管理费实现“双增收”,年均进账6万元左右。这笔“集体家底”化作修路的砂石、引水的管道,让曾经薄弱的村级财力逐渐增强。

林农每年保底租金稳稳落袋、就近在企业务工日赚100—120元、年底还有集体收入70%的分红,手握三重收益的喜悦写在林农的笑脸上。

林企规模化经营解锁山林潜力,产品从林间直供国内外市场,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既成了产业链的“顶梁柱”,也成了带动就业的“主力军”。

社员享受普惠福利,村经济合作社将20%收入反哺民生,修渠、改电件件落地,脱贫户人均每年额外领到120元“阳光分红”,全体社员共享发展红利。

如今的鱼市镇,山林既是“天然氧吧”,更是“绿色银行”。这背后,得益于林业站驾驭“三驾马车”的核心操盘。这片苍翠林海持续书写着“点绿成金”的新故事,为生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鱼市实践”。(张波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白泥湖湿地公园:书写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共生答卷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