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广东淇澳-担杆岛保护区多元实践绘就绿美珠海

2025-09-04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56

山海相拥间,绿意漫珠海。

今年暑期自然教育季期间,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以自然教育为纽带、生态保护为核心、社区协同为助力,将生态守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珠江口畔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为“绿美珠海”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

淇澳-担杆岛保护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廊道中心。近年来,保护区通过持续营造修复、强化科技赋能,采取无人机航测、红外相机监测、地面样方调查等高科技手段,开展淇澳红树林湿地保护,全方位守护这座生物多样性宝库。

目前,保护区拥有176科655属1104种维管植物,记录到26目92科299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为红树林基因库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开展红树林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了优质场所。

淇澳-担杆岛保护区连续4年开展暑期亲子公益课堂,为亲子家庭提供红树林科普讲解、导赏等志愿服务。保护区志愿者团队不仅有自然教育导师,更有学生志愿者化身“红树林小小讲解员”,生动讲解红树植物胎生、泌盐等独特特性。通过问卷调查、签名承诺、趣味集章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让自然生态理念融入每一个亲子家庭。

今年暑期,粤港澳青少年齐聚淇澳-担杆岛保护区,开展了一系列红树林保护活动。6月28日,25名“红树林小卫士”将50余株由自己精心培育长大的秋茄幼苗种植在滩涂。7月1日,保护区协助广东省林业局开展红树林巡展工作。7月26日,围绕“保护湿地 珍爱红树林”主题,在高新区后环公园开展一系列丰富活动。8月2日,由广东省林业局主办、淇澳-担杆岛保护区管理处协办的“瞰见红树——从叶片到海洋的生态解码”自然教育活动举行,20组粤港澳亲子家庭参加。

暑期,保护区还首次创新开展两期“绿美珠海·青春行动”自然研学营。活动以“探索自然智慧 守护生态家园”为主题,带领80余名青少年体验跨领域探索之旅。

青少年在珠海规划展览馆深入了解城市发展脉络,在南方海洋实验室通过卫星、无人机等立体观测模型感悟海洋前沿科技,前往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学习珍稀生物保护知识,到珠海市气象局学习台风、暴雨、雷电等常见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影响。

活动还将淇澳-担杆岛保护区、横琴国家湿地公园、黄茅海大桥湿地公园等绿美珠海示范地串珠成链,形成高品质研学路线,让青少年学习红树植物的定义及生物学特征,深度体验红树林夜观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青少年的生态视野不断拓宽,守护海洋家园的责任感悄然扎根,成为生态保护队伍中鲜活的新生力量。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从来不是平行线。多年来,淇澳-担杆岛保护区深耕社区协同发展,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丰富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在海澄村,从海澄古树科普教育基地到参观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行遗迹(碉堡),再到亲身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让青少年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在红旗糖厂,少年们呼吸古法制糖的清甜香气,聆听糖厂百年故事,体验手工制糖的乐趣。这不仅是一次劳动实践,更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对食物来源的深度认知。

淇澳-担杆岛保护区通过推动担杆岛研学营,探索开展担杆岛自然教育系列活动,以自然教育带动担杆村经济发展。截至2025年,淇澳-担杆岛保护区已探索形成“1所自然学校+9家社区科普学堂+5公里自然教育径”自然教育体系。5年来,接待访客超100万人次,开展各类自然教育课程约420场,惠及约3.4万人次。

淇澳-担杆岛保护区的每一次实践,不仅让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被更多人看见,更将自然生态理念转化为情感共鸣与行动承诺,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为绿美珠海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长久而深厚的动力。(罗海威 王彤 熊奥丽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北京推进雷击火监测预警和拦截工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