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共话“两山”理念 | 坚决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2025-09-03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7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考察时强调,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这一重要指示,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抓好生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激发了集团全体职工扎根边疆、接续奋斗、守护生态的斗志与决心。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自2020年4月重新组建以来,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践行“两山”理念,实施“强党建、优生态、促发展、惠民生”总体战略,奋力书写祖国北疆生态文明建设的集团发展新篇章。

推动“两个转变” 厚植生态根基

生态修复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举措,是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前提保障,关乎国家生态安全,更关乎国有林区长远发展。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688.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6.28%,森林蓄积6.4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年增长量1300万立方米以上,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8021亿元,位居五大森工集团之首。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要求,扎实推动生态修复从一般性保护向提质增效、从单纯量的增长向基于碳汇储备的方向“两个转变”,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恢复与重建,打造稳定、健康、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稳步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全面推行“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精细化”的经营理念,经营试点实现全覆盖,探索出16种经营模式。大面积推广西伯利亚红松、东北红松果材两用林,探索实施林下资源和抚育剩余物综合利用,形成“林上采果、林中出材、林下种植”的立体产出模式。

全面提升资源管理能力水平。建立三级林长管理体系,初步建成林长制督查智能管理平台,林政案件较改革前下降89.7%。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巡山清套”工作,大兴安岭时隔50多年重现野生东北虎踪迹。

着力发展林草新质生产力。开展“全国林草科技进兴安”,相继实施国家重点研发、“揭榜挂帅”、中国林科院院长重点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产学研战略合作高校院所增至9家,开展合作项目70余项,2个项目分获第十四届梁希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追雷行动”入选2022年林草科技十件大事。

恪守“两条底线” 筑牢安全屏障

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兴安岭全域均是国家一类森林火险区,也是全国三大雷击森林火灾高发区之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之功毁于一旦”的要求,坚决守住人为火不发生、雷击火不过夜“两条底线”,着力把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打造成“理念先进、建设一流、技术领先、能力过硬、防控高效”的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示范样板。集团成立5年来,人为火保持零发生,雷击森林火灾发生154起,平均扑火用时3小时,创造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佳水平。

坚持智慧赋能。探索建成森林防火感知系统并已连续3年投入实战化,贯穿日常预防、预警监测、指挥扑救、灾后评估等森林防火工作全过程,极大提升了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坚持训练实战相结合。初步建成队伍建设、装备设备、技术应用、指挥系统、管理制度“五统一”的森林防火标准化体系,细化完善防扑火预案和跨区域支援机制,常态化开展体能技能训练和应急实战演练,应急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持续提升。

坚持空中地面一体化。将专业队伍、飞机、装备、大型机械靠前布防在雷击火高发区域,集中优势兵力,缩小扑火半径。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实施空地协同作战,第一时间开展飞机吊桶洒水和化学灭火作业,地面重兵投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确保打早打小打了、火灾不过夜不成灾。

坚持人防技防同发力。发挥检查站、管护站、巡护队三道防线作用,紧盯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确保“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成功承办首届全国林草行业森林消防职业技能竞赛,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跨省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

深化“两业并举” 创新资源利用

生态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民生之本,保护和永续利用生态资源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探索并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径,对于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的嘱托,强化集团统筹、林业局落实、林场组织、职工参与“四级联动”机制,统筹推进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两业并举”,真正把资源管起来、将产业干起来、让职工富起来。

创新开展沟系确权和森林资源立体式经营。坚持生态保护为底线、产业发展为支撑、职工受益为核心,以沟系为单位开展确权,将林长制责任落实、森林防火、生态修复、森林经营等纳入核心职责,统筹林下经济发展,推动林下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越利用越富集。桦树汁采集采取“统一采集、统一销售、统一备案”模式,采集期秩序平稳可控,成为黑龙江省典型范例。

稳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突出避暑康养、冰雪旅游等特色,延伸漠河“找北”概念游链条,打造中国最北点、北极岛、龙江第一湾等旅游目的地,“大兴安岭神州·北极遇见53°生态旅游线路”成功入选由国家林草局与文旅部联合推出的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初步构建起全域全季全业态的旅游模式。

探索优化林业空间布局。牢固树立空间区划理念,纵向推动林上、林中、林下立体式经营管理,横向统筹不同区位生态服务功能与产业发展方向,在时间维度上兼顾短期效益、中期培育和长期储备,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创新高效管理模式,着力构建现代林业发展体系。

聚焦“两感同增” 提升职工福祉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也是积攒发展动能、拓展发展空间的进程。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的要求,想职工之所想、行职工之所愿,着力推动职工获得感、幸福感“两感同增”,把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职工共享。

全力实施职工增收“一号工程”。通过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鼓励和组织职工参与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以工代赈等途径,推动在岗职工工资性收入实现连续4年增长,增长幅度达到72%。职工创业意愿显著增强,市场意识明显提升。

积极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有序实施局场址环境整治、专业扑火队营房提档和瞭望塔整体升级。为瞭望塔钻打水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已有209座瞭望塔钻打水井,占总数的61%,有效解决了“吃水难”问题。全面开展管护站、瞭望塔星级评比,推动软硬件同步提升。

扎实开展“为职工办实事”活动。出台职工养老金奖励办法等制度,组织一线职工累计5700余人开展疗休养,持续外请医疗专家开展巡诊,深入实施关爱职工子女行动,对一线职工进行全覆盖慰问。5年间,所有林业局“职工之家”全部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集团作为唯一的国有林业企业被全国总工会推荐为100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优秀单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将以更坚定决心、更严格制度、更务实举措,在高水平保护上展现铁军硬核担当,在高质量发展中蹚出价值转化新路,坚决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于辉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