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组主题立体花坛亮相长安街沿线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北京在长安街沿线布置10组立体花坛,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通过花坛生动展现80年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努力的伟大精神。
10组主题花坛延续至国庆
建国门至复兴门之间共布置10组立体花坛,各具特色、主题鲜明。天安门广场东侧5组花坛以独特设计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伟大胜利,西侧5组花坛以精妙构思展现新时代在复兴伟业征程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共同营造了庄重、热烈的活动氛围。纪念活动后,所有花坛不进行大规模变动,仅对部分花坛进行要素调整和部分植物更换,花坛景观一直延续至国庆节,供市民游客欣赏。
40个新品种首次亮相
此次主题花坛应用新优品种和乡土植物100余个,其中40个新品种首次亮相。在花坛示范应用的有来自北京园林绿化科研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北京莲花池公园等单位培育的万寿菊“美誉”、赛菊芋“炫彩”、莲“千眼观音”等12个新品种,兼具优良的观赏性与适应性;跟踪引进国际最新育种成果,评估筛选出28个耐高温湿热花卉新品种,包括耐热直立型美女樱“坚韧”系列、超长花期抗病大花金鸡菊“小闹钟”系列、重瓣抗病长春花“重磅靓影”系列,以及彩叶草“海纳”等色彩多样的观叶品种。此外,金姬小蜡、黄金柳、非洲凌霄、多花紫藤、星花木兰等色彩丰富、株型自然高大的灌木新品种也会装点花坛,成为自然山体景观营造的重要植物。
践行生态节约理念
此次施工工艺践行生态节约理念,硬质地面花坛,采用高蓄水性多孔材料灌溉毯——“水立方”用于地面景观植物灌溉。灌溉毯具有优异的吸水、保水性能,能通过底部虹吸方式实现根区灌溉,减少顶部灌溉带来的病害风险,又可以解决花坛地面溢水问题。
为配合主题表现,花坛首次创新应用谷子、高粱、甘蔗等农作物材料。“中流砥柱”花坛使用谷子生动还原南泥湾开荒时期的生产场景,展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黄河赞歌”花坛种植了大片的高粱,呼应“河东河北高粱熟了”的景观画面。“乡村振兴”花坛不仅有大片的甘蔗,还有新品种辣椒、生菜、番茄等观赏蔬菜,展示日益兴旺的美好生活。花坛将多种工艺有机融合,如流水声效、雾气渲染,配合音乐表达,增强了花坛的感观体验。
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还将在长安街沿线布置3200余平方米地栽花卉,打造建国门、东直门、木樨地、国贸、新兴5座月季花箱景观桥区。(尚文博)
十组主题花坛寓意深刻
1. 建国门西北角——“珍爱和平”
嵌有纪念活动标识的地球,主要采用穴盘苗栽植与硬质植绒工艺。鸽子采用玻璃钢工艺。橄榄叶选用穴盘苗五色草绿草,地球选用五色草红草、黄草、彩叶草“奇才”系列、四季秋海棠“极速”系列等穴盘苗植物。地面花卉布置采用规则式配置,烘托主景,景观效果简洁大气。
2. 东单东北角——“中流砥柱”
花坛主景延安宝塔、平型关、片树、片山、太阳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其中太阳景观使用五色草黄草、绿草、红草等穴盘苗,通过渐变式栽植手法增强视觉层次;延安宝塔山用龙柏、三角梅、锦带花等数十种特色灌木,营造自然山体景观。地面花卉布置融合规则式与自然式风格,精选舞春花“影子”与五色草绿草进行精细配置,呈现出细腻的造型质感。花坛中还应用了谷子、枣树,呈现经典历史场景。
3. 东单东南角——“黄河赞歌”
花坛主景瀑布、山石采用玻璃钢工艺,彩绘的瀑布与真水、迷雾共同呈现壶口瀑布壮阔的景观。群马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造型松、龙柏、锦带等20余种乔灌木塑造了丰富自然的山体景观。地面花卉以自然式花境布置为主,还原群马水边奔腾的景象,与黄河瀑布的壮观景象呼应,形成一幅波澜壮阔的花坛景观。花坛配有《黄河大合唱》音乐,将人带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历史场景。
4. 东单西北角——“薪火相传”
花坛主景火炬、飘带和向日葵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火炬主要采用红色系四季秋海棠体现火焰的熊熊燃烧之势,向日葵采用五色草红草、绿草、黄草体现其朝气蓬勃。地面花卉采用整齐色带与自然式花境结合的布置方式,打造简洁生动的花坛景观。
5. 东单西南角——“众志成城”
花坛主景采用穴盘苗栽植与脚手架山体植物码放工艺,营造出陡峭群山中巍峨的万里长城景象。花坛中的造型松树由五色草混合栽植呈现大片松针效果,树干采用环保树皮块拼钉。雕塑剪影人物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卢沟桥上的狮子采用3D打印与植绒工艺。
6. 西单东北角——“繁荣发展”
花坛主景选用穴盘苗栽植工艺,人物身体部分融合了玻璃钢工艺和树脂3D打印技术,在减轻重量的同时,精准刻画各行业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花坛主体选用五色草、四季秋海棠、彩叶草等穴盘苗植物,勾勒出花开盛世、生机盎然的繁荣图景。
7. 西单东南角——“科技强国”
花坛主景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六边形蜂窝及货箱选用了新优品种矮牵牛“拇指”系列、矮牵牛“爱慕”系列、舞春花“影子”系列等。地面花卉布置规则式与自然式配置相结合。神舟二十号下选择大量红色系、黄色系植物自然组合;“雪龙2”号下选择蓝白色系植物,模拟出大海与碎冰视觉效果,通过花境过渡,自然切换场景。
8. 西单西北角——“乡村振兴”
花坛主景苹果树使用穴盘苗栽植工艺,用叶色丰富的多品种矾根进行渐变栽植;田野使用排架工艺,应用孔雀草、百日草等橙黄色系花材表现丰收季节景象。山体使用美植袋工艺,利用不同颜色彩叶草,体现秋季层林尽染的远山效果。花坛地面以花箱形式种植了辣椒、生菜、番茄、茄子、迷迭香等蔬菜,展现了农旅融合、经济自足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9. 西单西南角——“绿色生活”
花坛主体元素荷花、荷叶、飘带、楼房、小桥、小树景观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飘带上的莲花、小荷叶采用硬质纱网彩绘、植绒工艺。融入传统非遗技艺,再现经典的荷花风筝图案。地面植物景观以“河流”“草地”两大主题展开叙事,以传统荷花造景,营造“天鹅误入藕花深处”的古典意境,同时描绘现代家庭草地野营的温馨场景。
10. 复兴门东北角——“美好明天”
花束花朵采用布艺、铁艺、PU等工艺制作而成,花束包装及丝带采用金属植绒工艺。平面部分自然式花境与规则式布置相结合,以向日葵、彩叶草、醉蝶、美人蕉衔接层次、丰富立面色彩,孔雀草、鼠尾草、四季秋海棠如涟漪般荡开,烘托起整个花坛。
(本版图片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供)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广东省880株古树已获认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