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打造特色林产品发展新高地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立足林草资源禀赋,创新构建以林下三七为引领,油茶、八角、蒜头果为支柱,八大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1+3+8”现代林草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2024年,全州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67.62亿元,同比增长21.34%,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棵树”产业全链升级。文山州以规模化种植为根基、精深加工为核心,推动油茶、八角、蒜头果形成全产业链优势,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通过“良种提质+标准提效+品牌提值”行动,油茶产业研发出护肤、保健等茶油系列深加工产品;八角产业形成“种植—加工—交易”全产业链;蒜头果产业实施“野生资源保护+人工培育”双轮驱动模式。2024年,“三棵树”总产值超27亿元。
林下经济立体开发。文山州推广林药、林禽、林菌复合经营模式,培育林下养蜂、林畜养殖等特色养殖业,林下三七、砂仁等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省前列;开发野生菌、山野菜等森林食品,年采集加工产值10.49亿元。全州重点培育核桃、澳洲坚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共有林果面积50余万亩,产值41.84亿元。木竹加工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产值实现22.2亿元,同步发展林菜、油桐等特色产业,形成龙头带动、多业并举、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将林下经济产品纳入追溯范围,构建“地理标志+企业品牌”体系,培育“文山三七”“富宁八角”“马关草果”等地理标志品牌。
政策引领精准发力。文山州近年出台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文山州林草资源资产综合开发利用方案等政策文件。结合各县(市)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科学优化产业布局,精准定位林下经济发展方向。推广富宁县“8515”八角产业发展模式(农户占85%、村集体合作社占15%)、广南县“631”油茶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占60%、农户占30%、村集体经济占10%),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产业化经营,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林农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方林农的共赢格局。
科技支撑提质增效。成立文山州云南省林下经济产业研究院(广南),通过政学合作、院企合作等方式搭建研发平台,引进专家建工作站、引入企业建示范基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发林草资源“一张图”,精准标注859万亩林下种植潜力区,为产业布局提供数字化支撑。
产业链条纵深延伸。重点推进富宁县八角特色产业园、广南县五福山万花岭农林文旅融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跨越式升级。2024年争取项目资金13.94亿元,重点支持油茶扩面、八角产业园等项目,推动产业换挡提速。创新推出“森林+”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广南六郎城仙草秘境、西畴香坪山森林康养基地等林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培育森林研学、生态露营、户外运动等新业态。2024年实现森林旅游综合产值41.37亿元。(欧阳玉蓉 彭忠昱)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