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浙江农林大学专家为杉木林披上“金缕衣”

2025-08-27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2

暑期,在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实验林场的杉木林改培示范基地里,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学科的童再康教授给几名博士生和林场工作人员讲解楠木种植要领。在他们身后,高大的杉木林间,今年春天栽种的闽楠、浙江楠正在茁壮生长。

杉木是浙江人工林当家树种,所产木材广泛用于建筑、造船、家具等领域。为破解杉木林生产力衰退、生态功能退化的困局,2006年起,浙江农林大学的童再康、王懿祥、张俊红等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个项目资助下,开启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珍贵化彩色化改培关键技术攻关。

经过多年研究,童再康团队创建了“遮阴育苗+透光造林”技术模式,即培育2年生容器楠木大苗,将15—25年的杉木林疏伐至每亩30—60株,在杉木林下种植楠木,并以定制肥进行3年的精细化抚育。

在童再康团队的科技助力下,庆元林场的楠木造林成活率从过去不足50%跃升至95%以上,有效解决了楠木早期生长缓慢、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

杉木林里的小楠木茁壮生长

优质楠木的纹路带有金丝,俗称金丝楠。“金丝楠木质地温润,经千年不腐,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其散发的幽香有驱虫、安神等作用。”童再康介绍,10多年前,他就带领团队对楠木进行深层次科学研究。

童再康团队首次获得了闽楠高质量基因组,通过实验揭示了楠木“千年不腐”的生物学机制。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已有多个研究生团队,正围绕利用楠木治疗脚气、开发美容产品等开展深入研究。

这两年,童再康、王懿祥、张俊红等专家先后在浙江庆元、开化、建德、临安,安徽青阳,江西万载等地建起了杉木林改培示范基地,用科技让杉木林蜕变为上层杉木、中层楠木、林下灌木的多层立体生态系统。

“全国杉木林若有一大部分应用此技术,那么15—20年后,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高档杉木大径材,40年左右还可以获得大量珍贵树种材。”童再康说,目前相关技术示范面积超过50万亩,仅浙江就种植珍贵树种超1亿株,预计20年左右碳储量增加超500万吨,经济效益巨大。

“1立方米杉木中小径材卖不到五六百元。如今混交林中,1立方米楠木可卖二万至三万元,杉木超大径材单株可卖5000至1万元。”庆元实验林场张东北感慨,杉木林披上了“金缕衣”。(陈胜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内蒙古森工集团:除了绿色,还有充盈的活力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