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湖北成功记录彩鹮完整繁育过程

2025-08-21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63

湖北省公安县观鸟协会会员和爱鸟人士历时3个多月,在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拍摄到一对彩鹮繁育3只幼鸟。这是湖北首次记录到彩鹮筑巢、繁殖全过程。

彩鹮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金属光泽,享有“湿地彩虹”之美誉。作为朱鹮近亲,彩鹮现存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故被称作“鸟中大熊猫”。

彩鹮在我国一度销声匿迹。2009年,消失多年的彩鹮首次在四川成都现身,此后又在全国多地重现,但稳定繁殖并形成家族群活动的记录仍很罕见。

今年4月底,崇湖湿地工作人员巡湖时首次发现两只彩鹮出双入对。4月底—8月初,这对彩鹮频繁往返于繁殖区域、湿地公园及周边的滩涂、河塘、虾池、稻田,当地观鸟协会会员和爱鸟人士记录下大量影像资料。

“我们发现并记录了彩鹮搬运建材、栖息觅食以及亲鸟育雏的部分场景。”观鸟爱好者曾波表示,这是彩鹮在崇湖安家的直接证据。8月8日,曾波与多名摄影爱好者共同见证了彩鹮夫妻带着3只幼鸟在稻田觅食的场景。

“发现彩鹮后,我们立即划定核心保护区、设置警戒线、加大巡护力度、严控周边噪声活动,为彩鹮营造安全环境。”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保护中心负责人袁誉刚介绍,彩鹮对栖息地水质、植被、食物链完整性要求极高,选择在崇湖筑巢育雏,是对这里生态环境的最高肯定。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翔表示,近3年,湖北多地记录到彩鹮短时间出现。像这次历时3月有余,完整记录到一对彩鹮的繁殖全过程还是首次,对研究彩鹮对生存、栖息条件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有重大意义。

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候鸟迁徙中线上重要的越冬地和繁殖地,2023年被国家林草局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目前,湿地公园内分布有植物441种、鸟类1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 (袁仁军 杨光明)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山西计划年底前完成集体林地收益权证发放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