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河南三门峡应对高温天气发布中药材生产技术措施

2025-08-19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76

河南省三门峡市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土壤失墒较重,对中药材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三门峡市近日发布了中药材生产技术措施,指导群众科学应对高温干旱天气,确保中药材生产质量。

抗旱保苗。在卢氏县、灵宝市部分山区易出现因缺水导致中药材生长减缓的情况,尤其坡地生长的中药材可能会出现干枯、死苗现象,采取沟灌、浇灌等方式降温保湿抗旱保苗。有技术条件的种植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采用滴灌和喷灌方式,提升灌溉效果。灌溉时间选择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6时以后进行,大面积种植菊花、艾草、黄精等中药材的县(市、区)注意避免在高温时段大水漫灌。

降温保墒。指导种植黄精、白及等喜阴中药材的种植户,及时做好遮阳防晒,并根据本地区光照角度和不同中药材对光照的需求合理搭建遮阳物。田地灌溉后,在地表覆盖5厘米至7厘米的秸秆等遮阳物,以减少太阳直射,降低药株根际生长温度并提高保墒效果。

科学抗旱。科学合理利用抗旱剂,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土壤中的水分供给能力,最大限度提升中药材抗旱能力。在中药材叶面喷施抑蒸保湿剂,或在施加抗旱保水剂后浇水覆土,延缓水分干涸,增强药材的抗旱能力。

综合防治。高温天气会弱化中药材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频繁灌溉容易引发病虫害,种植户在加强田间病情防治和虫情监测的同时,积极采取适宜本地区的防治措施,科学选用生物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植物源农药,及时选用安全、对症的药剂防治根腐等病害。 (刘玉明 刘晨宁)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广东阳江创新共建模式让闲置林地变“绿色银行”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