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林下经济活力十足
在甘肃省平凉市关山林业管理局玄峰山林场梅花鹿养殖基地,智能化鹿舍里的梅花鹿正悠闲踱步。
“今年,我们自筹资金15万元,利用千亩林地建设百头梅花鹿野外散养区,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让游客近距离与梅花鹿互动。同时,开发了‘鹿鸣山居’林家乐,推出‘林间观鹿+森林漫步+山野食疗’套餐,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康养魅力。”玄峰山林场负责人介绍,这个“野外散养+森林康养”的林旅融合项目,今年已吸引游客2万多人次,林下经济增收近20万元。
在林场鹿鸣山居生态步道,林间种植木耳不仅让闲置林地活了起来,更成了林场林下经济的增收利器。“今年这季木耳,光鲜品就卖了3万多元,干货还能再增收2万元。”林场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关山林业管理局依托项目支撑,坚持林苗、林菌、林药、林旅一体化推进,2024年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20多万元。
在泾川县官山林场的养蜂区又是另一番产业生机勃勃的景象。泾川县官山林场引进当地蜜园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林下养蜂产业。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林下资源,也为当地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梁继红是泾川县蜜园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林下养蜂能手。今年夏天他格外忙碌,300多个蜂箱在林场错落排开,他提起蜂箱盖,一股蜜香扑面而来。
“最初,我养蜂是想通过林下养蜂增加收入。”梁继红说。然而,他很快发现,单纯依靠传统养蜂技艺,产量难以提升,销路也受到限制。为了掌握核心技术,梁继红夫妇多次外出学习,认真钻研先进技术,提升蜂蜜的产量和质量,还注册了“高镇蜂蜜园”品牌,为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目前,蜜园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传统土养与现代活框技术相结合的科学养殖模式,年产成熟蜂蜜超3吨。合作社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年销售中蜂120箱以上,收入超过1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农民直接加入蜜蜂养殖行业,产业规模和收益逐年增长。
泾川县官山林场副场长宋文元介绍,林场还在推广林下种药,通过招商引资,在林区试种茯苓等中药材120亩。现在,林场正对区内闲置的生态小木屋和四合院进行改造,准备开发旅游、康养、休闲等新兴业态。
近年来,平凉市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景观利用+多元融合”的五大林下经济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7亿元。其中,林下种植20.45万亩,产值4243万元。林下养殖产值1.4亿元,泾川县藏香猪、华亭市林麝、崇信县中蜂、灵台县生态鸡等特色养殖数量达59万头(只)。林产品采集加工702吨、创收5100万元,林下经济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张正 冉天成)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云南宁洱完成100笔碳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