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织绿”、轮休、保护齐发力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美画卷

2025-08-19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8


央视网消息:眼下,新疆阿瓦提县艾西曼湿地水草丰美、候鸟成群,历时五年的生态治理工程迎来收官之年,成功实现从荒漠到绿洲的生态蜕变。

艾西曼区域位于新疆阿克苏河冲积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交接处,长期受荒漠化影响严重。2020年起,随着新疆启动塔里木河源流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当地完成78.85万亩生态修复任务,森林覆盖率从4.5%提升至45%。目前,已在沙漠边缘形成湖泊湿地生态系统,200余种野生动物回归,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安徽黄山:让美景长存 枫杨林湿地实施轮休保护

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千亩枫杨林绿荫如盖、景色宜人,当地凭借这一大自然的馈赠吃上了“旅游饭”。

千年古村西溪南,丰乐河如丝带穿村而过、绕村而流,绿树成荫的枫杨林将古老的村落巧妙地遮蔽起来,为上百种鸟儿营造了一个世外天堂,老房、古树、湿地、木桥,游客徜徉其中,感受原始的自然之美。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一片自然之美,在2024年“五一”假期前夕,当地宣布对枫杨林湿地实施轮休保护,将延绵6公里的枫杨林湿地分为两条游览路线,每年5月至8月旅游旺季期间,间隔两个月轮流关闭其中一条路线,让超负荷运转的枫杨林湿地得以休息。

依托这一湿地轮休保护机制,西溪南村的这片千亩枫杨林让村庄的生态底色更浓。如今,这座小村落已建成各类民宿酒店80余家,培育出民宿、生态研学、村咖、旅拍等多种文旅业态,带动千余名村民就地就业。


贵州印江: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贵州省印江县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通过开展野外巡查、联合执法检查、深化普法宣传等措施,筑牢野生动植物保护防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初秋时节,印江县板溪镇渠沟村的朝阳水库宛如一颗镶嵌在群山之间的绿宝石。水库中,成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或在枝头栖息,或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嬉戏觅食。据水库巡管员和护林队观测,今年来此栖息的野生鸳鸯种群数量创下近十年新高,已超过100只。

在印江县新寨镇新坪村,生长着一片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群,这些红豆杉树干挺拔、树冠茂密。护林员吴宗兴介绍,红豆杉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生长速度缓慢,而这片区域特别适合南方红豆杉的生长。

据了解,印江县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廊道,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对珍稀树种和古树进行挂牌保护;护林员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定期巡查野生动植物资源,持续加大保护力度。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绿水青山金不换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