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内蒙古巴彦淖尔综合治理阴山北部沙化土地

2025-08-18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62

驾车行驶在331国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获各琦苏木段,道路两旁是以梭梭、柠条、花棒为主的天然灌木林,一丛丛、一堆堆,扎根在大地,蔓延开来,给荒漠平添一份生机。

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万亩梭梭种植基地 刘涛摄

走进前达门嘎查,一大片草方格映入眼帘。乌拉特后旗林草局副局长杨世平介绍,这里是2024年乌拉特后旗本巴图沙漠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区、面积8.96万亩,历时8个月,项目建设任务全部完成,锁住了黄沙。

在乌拉特后旗阴山北部,有1500万亩沙化土地,占乌拉特后旗国土面积40.77%、占巴彦淖尔市国土面积15.35%。这里处于北方防沙带,是华北地区风沙危害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扬沙和沙尘暴的主要路径区、增尘区之一,是阻止我国西北风沙东越南侵的重要防线。

巴彦淖尔市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依托“三北”工程谋划打造6个标志性工程。阴山北部沙化土地百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作为其中一项重点工程,2024—2026年计划完成生态治理101.2万亩,通过灌木造林、工程固沙、人工种草等措施,建设防风固沙林草带,遏制沙漠扩张,改善牧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巴彦淖尔市“三北”工程建设保护中心主任靳燕龙介绍,百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针对上下风口、沙源区、路径区采取不同治理措施。

上风口主要位于获各琦苏木项目区,以固定流动沙丘为主攻方向,以灌木造林+工程固沙为主要治理措施;沙源区和路径区主要位于潮格温都尔镇项目区,以人工种草为主要治理措施;下风口主要位于巴音前达门苏木和呼和温都尔镇项目区,以控制蔓延为主攻方向,以灌木造林和退化林修复为主要治理措施。通过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和退化林修复,不断提高林草植被盖度,阻止沙漠南移、东扩,有效控制沙尘。

治理沙漠,也要谋划发展。

乌拉特后旗林草局局长陈玉云介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响后,乌拉特后旗在巴音前达门苏木、潮格温都尔镇、获各琦苏木打造百万亩梭梭种植基地,现已经完成梭梭种植43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11万亩,探索走出“沙漠增绿、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道路,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收益双丰收。随着“三北”工程六期实施,到2026年底,乌拉特后旗天然和人工种植梭梭林将达到200万亩。

同时,为巩固治理成效,乌拉特后旗以梭梭种植基地为中心,规划实施工程固沙、封山育林、草原改良等生态治理。

巴音前达门苏木阴山一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王万祥介绍,鉴于项目区风大、干旱的自然条件,在灌木造林区域配套尼龙网固沙。将尼龙网固定在灌木造林树穴1米的位置,沙障高度0.4米,有效防止了灌木幼苗被风沙打头的情况,保障了苗木成活率。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落实以工代赈,雇佣当地牧民参与工程围栏安装、固沙、后续管护等环节,最多的时候一天雇了周边牧民200多人。”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王健说道。

排排的梭梭迎风挺立,一望无边。一行行尼龙网沙障排列整齐,守护着幼苗茁壮生长。巴彦淖尔市创新开展阴山北部沙化土地百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奏响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乐章,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斯日古冷)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祁连山“记录者”:用镜头追踪野生生灵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