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扎根荒野 记录野性之美

2025-08-18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89

7月11日,中泰合拍自然纪录片《守望冠斑犀鸟》在腾讯视频播出。此前,此片与中泰合拍的另一部自然纪录片《方舟——布氏鲸》分别通过广西广播电视台和泰国国家电视台同步在全球首播。这两部纪录片由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缤纷自然(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泰国国家电视台联合摄制。整个团队历时7年跟踪拍摄,努力记录着自然界中最美丽的野性生命。

四个“首次”惊艳世人

这是中国首部关于布氏鲸的纪录长片,首次记录到布氏鲸的神秘求偶行为、夜间捕食行为,首次通过水下录音获得布氏鲸母子水中对话……自然纪录片《方舟——布氏鲸》以4个“首次”为世人展开一幅惊艳动人的生命画卷。

布氏鲸是大型须鲸,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广西科学院副研究员陈默在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域发现了中国沿海目前已知唯一稳定大型鲸鱼种群,数量约70头。泰国湾的布氏鲸种群约150头,中泰两国的合作研究和保护对该物种的全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纪录片摄制组不辞辛苦,跟踪拍摄历时7年,记录了中泰科学家在科研、保护、可持续观鲸旅游等领域开展的跨境合作。

记录执着的守望

纪录片《守望冠斑犀鸟》是中国首部关于该物种的纪录长片,记录了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冠斑犀鸟,在广西的种群从岌岌可危到重现生机的变化。

摄制组拍摄冠斑犀鸟 李超摄

犀鸟是一类大型鸟类,美丽而珍贵,它们也是热带森林的旗舰物种之一,其生存状况能直接反映森林生态健康程度。中国有5种犀鸟,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广西是中国冠斑犀鸟野外最大种群所在地。

20世纪70年代以前,冠斑犀鸟曾经广泛分布于广西西南部。由于偷猎和栖息地减少等原因,其种群数量锐减至不足100只,生存状态岌岌可危。泰国有13种犀鸟,泰国研究和保护亚洲犀鸟的经验对中国冠斑犀鸟保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犀鸟研究团队与泰国同行密切交往、互学互鉴,为守护这一濒危物种而不懈努力。经过多年保护,广西冠斑犀鸟种群重现生机,从原来的大约100只逐步增长到现在的200多只。

通过长期跟踪拍摄,摄制组积累了国内目前最丰富的冠斑犀鸟影像素材,以富于人文关怀的创作巧思,揭开了高树洞、矮树洞、喀斯特岩洞、人工巢箱等不同巢穴中犀鸟家庭的奥秘。

扎根荒野记录美丽生命

这两部纪录片的制片人徐健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多年。他说:中国和东盟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自然纪录片对于促进这个区域的野生动物保护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摄制团队在2019年完成了中越合作保护长臂猿纪录片《方舟——东黑冠长臂猿》,2025年完成了《方舟——布氏鲸》和《守望冠斑犀鸟》,明后年还将推出《跨境方舟》和《方舟——勺嘴鹬》等一系列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保护野生动物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一方面让观众更加了解中国的珍贵野生动物,另一方面也是讲述中国和周边国家携手合作保护自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动故事。(铁铮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科普 | 高原三精灵:祁连山雪线边的生命奇迹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