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空调”里 藏着什么生态密码?
什么是“天然空调”?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湿地
因其能通过蒸发、蒸腾等过程调节气温和湿度
形成类似空调的降温效果
湿地也成为夏季里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什么是湿地?
简单来说
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几乎涵盖了陆地上所有相对固定的、天然或人工的水体
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低于6米的海域
位于祖国北疆的额尔古纳湿地
比别处更早感知秋天的到来
额尔古纳
蒙古语为“捧呈、敬献”之意
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名字
额尔古纳湿地
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这是拍摄于8月12日的额尔古纳湿地一景。新华社记者 王雪冰 摄
8月中旬的额尔古纳湿地
夏的热烈与秋的凉爽共存
草原的绿色已不再单一
深绿中已经透露出秋凉的气息
森林的色彩变化则更加明显
层层叠叠的已不完全是绿的身姿
叶片中悄然渗入点点黄色和红色
秋天已经来了
额尔古纳湿地位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
湿地总面积为22.1738万公顷
占该市国土面积的7.66%
包括沼泽草地、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滩涂、沼泽地
额尔古纳湿地之大
每一处的景致都各有不同
河流、沼泽、滩涂、苇塘、草原、灌木林地等多种生态类型
让游客都能收获与众不同的体验
这是拍摄于8月12日的额尔古纳湿地一景。新华社记者 王雪冰 摄
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
穿行在木栈道上
白桦树、钻天柳、稠李随处可见
自由生长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木
在木栈道上方交汇形成树荫
可爱的花栗鼠随处可见
它们或匆匆看一眼游客就继续隐藏进山林
或大胆地品尝着游客带来的瓜子、松子
登上湿地公园最高处——罕达盖山观景平台
视野豁然开朗
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在眼前相交
脉络清晰可辨
森林如潮水一般
在奔涌到岸边的最后一刻
慢慢止步
再向前就是草原的世界
无垠草原如同一张绵延不断的绿毯
铺设开来,无边无际
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罕达盖山观景平台上拍摄的森林与草原交汇之处。新华社记者 王雪冰 摄
保护湿地,到底在保护什么?
在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
保护的对象主要是湿地生态系统
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区域内赖以生存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里属于全球两个重要的生态区域,即
达乌尔草原生态区域和黑龙江流域生态区域
是内蒙古东北部欧亚草原区向
欧亚针叶林植物区过渡的重要生态系统
对普通游客而言
令人惊喜的是看得见的风景
那是大自然的杰作
对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而言
对湿地生态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形成有效保护
遏制各类破坏侵占湿地
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与美景同样宝贵
5月16日拍摄于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白琵鹭。新华社发 (宝金财摄)
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宝金财
今年3月正式入职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在内蒙古多地自然保护区实习过的他
对额尔古纳湿地情有独钟
因为在他眼中
额尔古纳湿地美得令人眼前一亮
“惊艳”“不挣钱都愿意来这儿上班”
这位蒙古族小伙子朴实的话语说明了一切
2月13日拍摄于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獭。新华社发 (宝金财摄)
今年6月
宝金财在工作时偶然抬头看到天空中的飞鸟
职业的敏感让他拿起时刻携带的相机拍照
这是两只凤头蜂鹰
是保护区内首次发现的物种
6月5日拍摄于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凤头蜂鹰。新华社发 (宝金财摄)
几乎每一年都有新发现的动植物物种
成为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常态
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
有野生植物392种
有杓兰、大花杓兰、东北杓兰、珊瑚兰、蜻蜓舌唇兰
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野生动物332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
丹顶鹤、白枕鹤、大鸨、黑鹳、东方白鹳等18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
小天鹅、鸿雁、鸳鸯、灰鹤、雪鸮
大鵟、貉、水獭和猞猁等62种
春天,冰雪交融、溪流缠绕、泉水叮咚
夏天,满目青翠、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秋天,万山红透、果实累累、碧空万里
冬天,冰封雪飘、银装素裹、万籁俱静
额尔古纳湿地
因其保持了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原真性和完整性
而成为人们的宝藏打卡地
也应继续成为人类与野生动植物们共同的美丽家园
记者:王春燕、王雪冰
视频:王雪冰、张晓伟、李跃龙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智能科技守护藏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