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两山”理念引领!中国绿色发展创全球奇迹
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20年来,“两山”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是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那么,这一理念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哪些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呢?
浙江安吉余村曾经因矿而富,采矿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烟尘漫天是常态。后来,余村陆续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但未来怎么发展大家心里也没底。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生态文明教研室主任 张璇孟:过去在人类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总是服务于发展,让位于发展,这背后是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对立的思维习惯,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划时代意义,它的根本性创新就在于打破了环境保护会拖累经济增长的思维定式,也打破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确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新型关系。
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势必要颠覆传统的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20年来,从地方实践到成为党的执政理念,“两山”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带来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郝栋:在新时代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因地制宜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各地也有很多模式,比如说“生态+康养”“生态+创意文化”产业。还有地方搞产业生态化,比如以竹代塑,现在又开发出了竹键盘、竹铅笔等等,发展方式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种转变背后就是新时代我们所倡导的高质量发展。
2015年的一天,刘国政所在的企业接到当地政府通知,号召大家把临江的厂房整体搬离,“退城入园”。当时,这家企业位于重庆的长江沿线,沿江还有不少企业。
不只是重庆,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十几年前有大量企业沿江而建。污水入江、化工围江,让长江水质持续恶化、生态系统敲起警钟。
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国政:当时沿江有很多类型企业,一方面对长江确实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企业当时想进一步扩大生产也受到限制。
就在这家企业接到搬迁通知的那一年,也就是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修订后正式施行。
新时代以来,我国搭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制定修订多部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生态文明教研室主任 张璇孟:生态文明建设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只有实施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长江经济带要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先后四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明确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国制定出台首部全国性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流域启动“十年禁渔”,大量沿江企业陆续“关改搬转”。
如今,长江干流已经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清了,一些珍稀鱼类又重返江中,而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1%,一大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茁壮成长,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当年,搬离长江边后,江东机械入驻工业园,大力投入科技创新,陆续解决了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和锻压技术的多项“卡脖子”难题。
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国政:通过转型升级,我们企业营收超过3亿元,产能增幅也超过50%。企业搬离江边,让长江的生态得以修复,同时企业也借助搬迁进行技改扩能、实现了科技创新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我觉得这是多赢。
不仅仅是长江,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上,一个个生态伤痕正被逐步抚平。
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从不到3%上升到50%以上。
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福建长汀,从昔日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变身瓜果满园的“花果山”。
从荒原变林海,森林覆盖率达82%,塞罕坝人创造了一个绿色奇迹……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连续“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超25%,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
生态修复的同时,光伏发电、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也带动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在“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余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们忙着赏荷花、看竹林,村里的农家乐、林下经济、露营等业态都开展得红红火火。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了7万元。
2021年,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在安吉落地运营。通过碳汇交易,好空气能卖钱真的变成了现实。
浙江湖州市安吉两山合作社总经理助理 曹安邦:随着这个项目的开发,我们配套建设了1000多公里林道,包括100多个竹材分解点,配合竹产业的增值,为整个安吉县林农老百姓和村集体带动分红5亿元。
2012年以来,我国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是十年前的2倍多。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下,绿色经济蓬勃发展。到2024年,环保产业年营收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2万亿元,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十几年前,关胜学所在的河北津西钢铁上空时常尘雾弥漫。作为环保巡检员,当时,他每天都要到生产现场采集环保数据,有时还要爬烟囱。一天下来,时常灰头土脸的,而当时全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中,河北就有7个。那么,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得怎么样了呢?
在津西钢铁的焦炭料场,10个红外监测仪、2500个喷头正24小时待命。一旦识别到粉尘超标,立刻自动喷雾。十几年来,津西钢铁累计投入几十亿元,改造环保设施、打造智能化控制平台等等。十几年前不敢穿白衬衫上班的关胜学,如今坐在监控中心就能及时了解厂区的所有环保数据。
改造环保设施的同时,企业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目前,高附加值特种型钢产品占比超过7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降至2012年的十分之一。
不仅仅是河北,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替代等多项举措协同发力,2013年以来,我国重污染天数减少超过90%,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天更蓝,水更清,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与此同时,生态资源也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富有了。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各地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郝栋:过去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现在想要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怎么做文章?通过改革创新让山水“活”起来,农民变股东,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在这个过程中,群众的收入在不断提升,同时又把生态环境保护或者改善了,实现了民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得益彰。
“两山”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中国,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郝栋:一方面我们贡献理念;另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的方式,把很多模式也真正推广到世界。比如在非洲帮助他们修铁路的时候,就给动物迁徙留足了通道。比如在很多国家,帮助他们修建煤电站、水电站的时候,我们的排放标准要求很高,真正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好处理同自然之间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智慧和方案。
20年来,由“两山”理念引发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中国的发展方式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它用一个个生动的实践告诉我们,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征程上,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我们一定会创造更多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华章。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