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公园广场事务中心多措并举打造文明游园环境
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园林局《郑州市公园绿地噪音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为市民群众营造安静和谐、文明有序的公共空间,近期,郑州市公园广场事务中心聚焦市民关切的噪音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及夜间检查活动,通过科学分区、严格管控等举措,推动公园广场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分区管控,加强源头治理。今年6月以来,中心所属公园广场陆续开始实行分区管控,在人民公园、碧沙岗公园等7个重点公园划定21处“静音区”,明确禁止使用外放音响设备及高声喧哗活动,倡导在“控音区”使用低音量音响设备,并通过园区导览图公示,引导市民游客自觉遵守。同时,对健步走、广场舞等活动团体进行全面梳理统计,与相关团体负责人进行座谈并签订《公园文明活动承诺书》。目前,已签订承诺书166份,噪音等投诉量较整治前下降40%,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加密巡察频次,突出重点管理。坚持“疏堵结合”,积极引导市民群众按规定时间和音量在“控音区”内开展适度文娱活动。针对公园广场活动团体占道、噪音扰民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创新实行“错时巡查”,组织干部职工早间和夜间实行高频巡查劝导,并将夜间巡查时段延长至23点,重点监控晚高峰后人流量较大区域。同时,为一线工作人员配备便携式分贝仪,确保第一时间劝阻音量超标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中心所属各公园广场已累计劝导音量超标或在静音区开展大音量活动等不文明行为1200余次。
经过三个多月的集中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广场舞音量过大、电动车入园穿行等问题明显减少,12345案件投诉量从5月份的152件降至87件,其中,噪音扰民投诉件降低40%,车辆宠物入园投诉件降低65%,治理成效显著。
下一步,中心所属公园广场将继续以提升游园体验和居住环境为目标,建立健全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平衡市民文体活动需求与周边居民生活权益,营造“静有品质、动有秩序”的文明游园环境。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