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重庆公布首批25个“小微湿地+ ”名录

2025-08-13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13

近日,重庆市林业局公布首批25个市级“小微湿地+”名录,标志着重庆在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与多元利用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重庆小微湿地资源丰富,为加强保护修复,打造更多“小微湿地+”标志性成果,近年来,重庆在全国率先探索“小微湿地+环境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旅游、民宿康养”等多元模式。2024年7月,《重庆市“小微湿地+”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明确到2025年每个区县建成不少于1个示范点、2027年全市建设数量达120个的目标。同年12月,重庆市林业局配套出台认定实施办法并落实资金,为“小微湿地+”建设筑牢制度与资金“双保险”。

2025年1月示范点申报工作启动以来,各区县积极响应,全市共有68处小微湿地参与申报。最终,梁平区猎神村梦溪湉园等25处小微湿地入选首批名录,涵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生态旅游、生态保育、生态修复、生态产业、生态康养等多种类型,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梁平区还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在建设实践中,重庆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模式。荣昌区创新“中水回用”模式,通过在广顺街道杨家湾小微湿地结合尾水治理,实现污水处理与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云阳县黎明古村将湿地修复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推动生态旅游发展;重庆大足雅荷湿地建成集科研、观光、净化于一体的生态园区,培育荷花等湿地植物3000余种,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带动增收超百万元,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此外,开州区麻场湾和和杨家湾实施的“小微湿地+生态修复”、沙坪坝区凤凰镇文化广场小微湿地+环境整治等都成效显著。

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持续推进“小微湿地+”建设,以示范引领带动全市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为市民创造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重庆增色添彩。 (侯建华 张凤)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新疆:沙漠边“长出”湿地公园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