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湖北咸宁:林下经济多点开花 林地变增收“宝地”

2025-08-12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16

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立足丰富林业资源禀赋,以国有林场改革为抓手,通过政策引导、试点示范等举措,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新业态。截至目前,全市国有林场盘活林下空间资源2.51万亩,投入资金9194万元,带动了广大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从2022年开始,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与崇阳本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合作建设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林场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到4000亩,预计纯利达到每亩2000元以上。“我们争取到2028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0亩。”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海拔700多米的通城县麦市镇天岳关箭叶淫羊藿种植基地,得益于优质土壤和适宜气候,成片的箭叶淫羊藿枝叶舒展,长势喜人。基地采取“林药共生”模式,盘活了闲置林地,让6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在赤壁市,“油茶套种西瓜、南瓜”模式成效显著。周郎嘴村和余家桥乡大岭村油茶种植基地里,成熟的西瓜静卧田间,覆盖白膜的南瓜地绵延壮观。这两个基地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创造了大量季节性岗位,实现了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总共种植西瓜约600亩,南瓜约900亩,在保证油茶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地空间与土壤肥力,达到减少水土流失、共同生长的作用。”赤壁市两山企业项目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综合收益约330万元。”

据统计,咸宁市有林地877万亩,其中国有林场16家,经营总面积80.90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面积达25.35万亩。

近年来,咸宁市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立足林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促进群众增收。目前,全市国有林场利用林下空间资源已盘活2.51万亩,其中发展林下种植1.3万亩、林下养殖0.09万亩、森林康养0.82万亩、森林旅游0.3万亩。

下一步,咸宁市将通过经营权融资、合作经营等方式,重点推进潜山、桂花、古市、官塘驿等7个重点林场的资产盘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后在全市国有林场铺开,构建起“资源-资产-资本”良性循环体系,力争3年内新发展林下经济20万亩,同时积极推动国有林业资源带动集体林业资源盘活,将更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生态致富的“金山银山”。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江苏句容签订全省首批集体林地延包合同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