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开江县国有林场林下生金有“粮”方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国有林场立足森林资源优势,发挥林场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护林员、村民发展特色林粮,打造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森林“四库”建设标杆,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道路。
林场技术人员在相邻村山林带头示范养殖蜜蜂林场技术人员在相邻村山林带头示范养殖蜜蜂。甄洪祥摄
开江县国有林场工区在做好日常护林工作的同时,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回龙工区护林员丁时勇带领工区人员林下养殖蜜蜂50多箱,为职工创造了“甜蜜收入”。三宝堂工区4名管护人员年养殖5头牛、60头羊、80只鸡,年均创收3万元。
“过去我们守着青山过紧日子,现在林场支持鼓励护林员发展林下多元养殖,林下牧场的规模逐年扩大。林场每年帮我们打开市场、对接销路,让大家安心护林、养殖,不愁产品卖不出去。”丁时勇一边说,一边忙着收割蜂蜜。
开江县国有林场位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区域,是以飞机播种造林为主建立的国有林场,经营面积3.57万亩,森林覆盖率91.43%。2020年,林场改革发展典型经验入选四川省15个县级改革案例,2021年被确定为首批10个四川省示范国有林场。
“‘十四五’以来,林场积极探索推广‘森林+’的林粮模式,引导林场护林员、周边农民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蜂、林畜、林禽等养殖,向林农提供养殖技术、市场销售等帮扶,允许适度采集天然‘林粮’,让国有林资源变成‘绿色银行’,打造国有林场绿色发展的标杆,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开江县国有林场场长魏方波介绍。
近年来,开江县国有林场的生态饭碗越端越稳。目前,林场13个工区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林下养殖项目,辐射带动周边9个脱贫村、800多户群众参与。当地村民从守着森林盼增收转变为林下经济能手,通过养蜂、养羊、养鸡、采山菌、摘野果和采挖药材等,实现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林场创新“护林+养殖”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既增强了护林员和群众守护青山的积极性,又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魏坤 甄洪祥)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