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浙江平阳“三措并举”激活马蹄笋产业

2025-08-04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2

浙江省平阳县有“中国马蹄笋之乡”之称。一直以来,平阳县面临马蹄笋产业主要依靠鲜品销售、加工薄弱且附加值低的发展瓶颈,种植面积一度从5万多亩锐减至3.3万亩,产业增长乏力。

为激活这一特色产业、带动林农共富,平阳县全面深化林长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通过政策精准扶持、林业标准地建设、技术创新突破三措并举,成功推动马蹄笋产业破土重生,让兴林富民之路越走越宽。马蹄笋产业总产值突破2.3亿元,带动全县1万多名林农增收。

政策发力,为产业注入源头活水。平阳县将马蹄笋纳入“平阳五个鲜”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体系,每年预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标准补贴,已累计完成低产林改造400亩。同时,针对种植户、合作社及企业,在基地扩建、加工设备购置、核心技术研发等全链条环节给予定向扶持,形成“政策护航+资金托底”发展保障网。

标准地建设破题,让低效基地变身致富田。创新推动马蹄笋低效基地提升与林业标准地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规模经营+设施升级+技术革新”的转型路径。以水头镇秀溪村为例,当地引导村集体通过林地流转、新造扩种等方式,将马蹄笋种植面积扩大至200亩,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步推进林区道路硬化、冷库冷链配套等基础设施升级,打造林业标准地500亩,成功招引平阳县顺希果蔬专业合作社入驻运营。

改造后的基地承接中央科技推广项目,实现三大突破。栽培技术迭代革新,出笋周期从7月提前至5月,抢占市场先机;经营环节机械化升级、管理模式精准化优化,亩产从400公斤跃升至500公斤,亩均产值增加5000元;合作社还累计培训林农1000人次,辐射带动2000亩种植区提质增效,让低效基地与标准地建设实现提质与富民共赢。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深化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聚焦种植、加工关键环节突破技术瓶颈。

在种植端,利用长周期母竹留养技术,提升笋竹品质与产量。在加工端,聚焦低共熔溶剂结合天然植物多酚协同保鲜技术,为延长产业链提供支撑。

以顺希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依托保鲜技术创新,马蹄笋货架期从24小时延长至7天,成功打通杭州高端酒店销售渠道。自5月上市以来,每日稳定供应优质鲜笋50公斤以上,既扩大了销售半径,更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集体林改引领平阳马蹄笋产业发展从瓶颈期转入上升期,改革红利正持续转化为林农的增收效益,真正让特色笋竹成为强村富民的“共富笋”。(蔡小芳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广东省举办湿地和红树林保护主题宣传活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