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化防治中的绿色经济:灌木资源的多元利用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过去防风固沙的灌木柠条和沙柳,如今已演变为撬动绿色经济产业链的核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位于库布其沙漠边缘的杭锦旗裕恒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饲料加工厂,工人正将柠条枝条加工成高营养颗粒饲料。柠条作为防风固沙植物,需定期平茬复壮,以往大量平茬后废弃的枝条,如今成为了宝贵资源。
合作社负责人孟怀宝介绍,他们通过集体经济方式收集并平茬柠条枝条,经过深加工制成饲料和草粉,降低了农牧民饲养牲畜的成本。该厂年产饲料超万吨,为周边200余户牧民提供原料置换服务,每年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当地牧民田桂莲算了一笔账:使用柠条饲料比喂玉米杆更省钱,一头牛的饲养成本能节省约1000元。她家养了100头牛,一年能节省成本十多万元。
此外,灌木作为资源利用也向更深层次拓展。在乌审旗嘎鲁图镇的生物质颗粒厂,回收的沙柳、柳树、樟子松等废木料,经过破碎、烘干、压片等工序,被制成生物质颗粒。这种颗粒燃料燃烧值高,正不断销往山西、陕西、河北、宁夏等地。
工厂负责人闫忠义表示,他们主要利用环境整治中回收的农村废旧木材进行加工再利用,制成标准燃料颗粒。
在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中,灌木资源的产业链条持续延伸:沙柳条变为清洁燃料或加工成重组木用于高端家具制造;柠条加工成优质饲草,缓解饲料短缺。这些产业反过来促进了对沙区灌木的持续养护和荒漠化治理。
为保障生态建设持续发展,鄂尔多斯市大力加强种苗培育工作。市林草中心种苗技术科工作人员哈斯鲁介绍,全市乡土优良树种育苗面积已达15.65万亩,育苗量9.97亿株,有效保障了2025年“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需求。苗木的培育、销售、造林及加工过程,也为周边农牧民带来了可观收入,促进了林下经济发展。
从生态保护到资源利用,这里通过多元开发利用柠条、沙柳等灌木资源,实现了防治荒漠化与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苑雪璐)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