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碧沙岗公园依托智能电动轮椅推动公共服务能级跃升
为切实贯彻“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积极响应老龄化社会对公共服务升级的迫切需求,郑州市公园广场事务中心碧沙岗公园聚焦特殊群体的游园诉求,以“轮椅升级”为突破口,通过配置智能电动轮椅、优化“两站两点”服务网络以及整合职工志愿力量三项关键举措,构建起涵盖设施硬件、服务软件与人文关怀的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体系,实现适老化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的重大跨越,为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改造树立了典范。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推进、无障碍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公园秉持系统性思维推动服务升级,借助三大创新实践将适老化理念转化为实际场景。一是“轮椅+志愿”:构建梯度服务矩阵。以新增的智能电动轮椅作为移动服务终端,与原有的5台普通轮椅形成“1+5”的梯度配置模式;同时,依托南北门志愿服务站等关键点,构建起“基础保障+应急响应”的双重保障体系,通过动态调度机制,推动轮椅服务从“静态备用”状态转变为“动态响应”模式,使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二是“服务+温度”:延伸人文关怀触角。结合夏季高温情况,在保留母婴室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开展“清凉护航”志愿行动;职工志愿巡逻队化身移动服务站点,通过“一次搀扶”“一杯凉茶”等细微服务,实现护幼与助老功能的互补,进一步拓展柔性关怀的应用场景。三是“生态+实践”:完善便民服务闭环。与志愿服务站、母婴室共同构建“助老—护幼—便民”的生态链,将轮椅服务深度融入公园功能体系,通过实现轮椅与饮水点、休息区的无缝对接,打造出15分钟便民服务圈,确保游客在“歇脚、饮水、借椅”等环节全程顺畅无阻。
下一步,市碧沙岗公园将持续深化“设施互通、服务互联”的工作机制,推动适老化改造向座椅、标识等全要素拓展,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公园适老化改造样板,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贡献更多实践智慧。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