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开展湿地科普能力专项提升行动
依托“智慧化湿地科普宣教资源平台构建与应用”项目,日前,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科研人员前往黑龙江加格达奇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地,收集相关国家湿地公园数据,开展大兴安岭湿地科普能力专项提升行动。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涵养水系的“天然水塔”,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区域内,分布着9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其中黑龙江漠河九曲十八湾国家湿地公园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为全面掌握全国903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科普场馆建设现状、提升科普能力,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研究人员从大兴安岭地区入手,实地评估大兴安岭多家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场馆布局、户外宣教设施建设情况,交流科普活动成效,并详细了解基层人员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后续精准提升湿地公园科普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甘河国家湿地公园主体涵盖甘河(加格达奇区段)及其南岸的沼泽、滩涂和林地等区域,已初步建成拥有各类展品的科普宣教场馆、户外长廊及野生动植物展板等设施。科研人员实地调研后认为,公园以湿地保护为主题,通过征集书法绘画作品等形式开展科普活动,取得较好成效,公园科普设施在支撑大规模科普活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张萌)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绿满拉萨南北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