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森工集团建设“四网”筑牢森林火灾防线
从早春至盛夏,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沐雨萌新,润泽间绿意渐浓。
内蒙古森工集团始终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通过织密督查网、加固保障网、打造智慧网、编织防火网“四网”筑牢春季森林火灾防线,守护大兴安岭万顷绿意。
今年春防期间,仅发生1起雷击森林火灾。由于准备充分、应对及时,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处置,实现“当日火当日灭”,最大限度守护森林资源安全。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要压实责任织密督查网。面对严峻的森林防灭火形势,内蒙古森工集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把“防”摆在第一位,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强化责任落实。内蒙古森工集团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统一部署,超前准备、周密部署,多次召开森林防火调度、部署、推进会,专题研究森林防灭火工作。制定防火督查方案及50条任务台账,实行集团总部、森工公司、林场三级负责人包片蹲点督查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机制,派出8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持续在各地开展督导检查,为全面推进全国森林防灭火示范区建设、全力守护林区员工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生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今年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进一步加固保障网,落实扑救总兵力超1万人、扑火工器具及个人防护装备11.2万台套、各种车辆机械2090台;年度预算中安排6000万元,用于防灭火人员伙食补助、靠前驻防费用、扑火费用、扑火储备金、设施设备购置及维修。同时,继续实施靠前驻防、南北移防措施,春季向林农牧交错、社情复杂的东南部地区靠前驻防1450人,夏季向林区北部靠前驻防1064人、大型设备56台,统筹在根河、满归航站和乌玛零公里、温库图临时机降点部署飞机,派出集团前指,做到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全面提高对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
“吉文森工公司森防指您好,满归森工公司驻吉文森工公司靠前驻防一行20人已全部到位,请指示。”4月20日,伴随着这声坚定有力的报告,满归森工公司一支由20人组成的精锐队伍正式入驻吉文森工公司吉库林场。与此同时,另一支队伍也顺利入驻毕拉河林业公司北大河林场,为期40天的“北兵南调”春季森林防火靠前驻防工作自此拉开帷幕。
此次靠前驻防行动,选派的队员均为经验丰富的扑火队员、技术骨干和应急保障人员,积累了大量应对复杂火情的实战经验。除了日常巡护监测,每天都要进行体能训练和设备检修,并积极开展防火宣传。
近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打造智慧网,谋划了一批森林防灭火能力提升项目,同时,加快推进“智慧林业、数字森工”系统及森林防灭火信息化指挥平台建设,建立多源、多要素融合的全景电子底图,构建“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实时感知、精确指挥”的一体化平台,力争实现森林防灭火调度指挥智能化、实时化、可视化。
甘河森工公司依托内蒙古森工集团“智慧林业”平台,通过不断整合检查站、瞭望塔、移动记录仪、无人机的监测数据,创新提出平台融合方案,将视频监控与地理信息系统联动,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可视化监测网络,推动森林防灭火工作向“数智化”迈进。
“报告!各扑火队已完成人员装备清点,随时可投入火情处置!”随着铿锵有力的报告声响起,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的森林防灭火实战演练正式拉开帷幕。进入春防期以来,这般紧张有序的训练场景在公司已成为常态。
为更好地打赢防火攻坚战,今年,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水灭火中队进一步升级装备体系,全面检修补充机具设备,新增改装设备车2台,提升机动作战效率。创新研发特种水枪枪头,其中,尖锥形设计可精准插入林下腐殖层,将水流转化为水网覆盖地下火源,针对树冠火的特种枪头则能大面积覆盖树冠顶部,实现对地下火、树冠火的专业化处置。融合水系图与奥维系统,绘制水系作战图并嵌入奥维地图指挥系统,构建立体化水源搜寻网络,大幅提升找水输水效率。
内蒙古森工集团围绕精准预报、精准预警、精准处置,严密编织防火网,修订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梳理并规范扑火流程,针对偃松林、林草结合部、石塘林、边境等重点区域特点,制定应急处置“单行本”,综合运用6种战法和18种战术精准应对。290座瞭望塔、866名瞭望人员全天候值守,卫星遥感热点、气象雷电测报、飞机空中巡护、地面巡逻与远程视频监控交叉互补,密切监视火情。综合考量反应速度、作战半径和力量互补,将林区23个单位划分为6个战区,战区内人员队伍、装备调用、物资保障全部联动联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响应、就近扑救,确保有火当日灭。
绿色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底色,保护生态是务林人的责任与使命。内蒙古森工集团以“四网”构建现代化防灭火体系,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内蒙古森工力量。(孙勇 刘磊 娄文锋)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东方白鹳,高邮请你留下来